![]() ![]() 點擊下方卡片 回復“20”領(lǐng)取20本自媒體寫作好書 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 - 每天都很忙,卻說不清自己都忙了些什么; - 接到一個任務(wù),明明不久前做過類似的,絞盡腦汁卻想不起當初怎么做的; - 雄心壯志立下“堅持跑步100天”的flag,沒幾天就不了了之; …… 其實,這不是因為你記性差,也不是因為你不夠自律。真正的原因是,你忽略了一個看似簡單,卻極易被忽視的日常小動作:記錄生活。 從現(xiàn)在開始,培養(yǎng)隨手記錄的習慣吧!只要愿意邁出一小步,你很快就能掙脫“被生活推著走”的狀態(tài),從一地雞毛轉(zhuǎn)為掌握起人生的主動權(quán)! ![]() 01 記錄,是對生活點滴的捕捉麻木不仁的日子里,記錄就是反抗。 記錄就是把所見所聞,那些觸動你的事情,那些所思所想,通過一定的手段保存下來。 記錄,是對生活點滴的捕捉。很多時候,我以為自己會永遠記得那份歡樂和感動,其實大腦很快就把它們遺忘。 唯有記錄下來的,才是可以隨時觸及的美好回憶,才是實實在在的永恒。 記錄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圖片,還可以是視頻。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就好。 記錄的載體,也多種多樣。 我算是個重度記錄愛好者,用過隨手收集的大大小小的本子,記錄美妙的句子和心情: 也在用整齊劃一的趁早效率手冊做日程本,每年依心情選擇一種顏色,每天記錄自己的時間花費: ![]() 當然,也會在朋友圈或微博等電子空間,記下美妙的瞬間: ![]() ![]() 02 記錄,是改變的開始每一次記錄和梳理,都是一次進步,讓我們離更好的自己更進一步。1、記錄,讓生活和工作更高效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們可以借助書寫的力量,讓生活更方便、工作更高效。 你是不是也經(jīng)常這樣:當好多事情擠在一起時,明知道應(yīng)該馬上行動起來,卻一直在磨磨蹭蹭。 發(fā)明GTD工作法的時間管理大師戴維·艾倫認為:只有明確知道從重要到瑣碎的事情都已處理妥當,大腦才會專注于眼前的工作。 所以,不妨試試”寫下來“這個簡單卻有效的方法:把計劃要做的事情、一閃而過的念頭,隨手記錄下來。 寫下來,可以及時清空大腦短時記憶空間,避免太多信息堆積。當腦力被釋放出來之后,一切拖延都迎刃而解了! 記錄還有留存經(jīng)驗的作用,記錄就是積累。 不管是做一道美食的步驟,還是某一項工作的詳細SOP,記錄下來,就不用每次再從頭摸索,效率自然就高了。 2、被定格的美好回憶,會一直滋養(yǎng)我們 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曾做過一項實驗,發(fā)現(xiàn): 一個人如果在每晚睡前寫下遇到的3件好事,只需要堅持一周,在之后的半年里,他的抑郁傾向就會大大降低。 記錄讓小事具象化,提高一個人感知幸福的能力。而那些美好的瞬間,可以激活一個人內(nèi)心的熱情。 被定格的那些美好回憶,還會一直滋養(yǎng)我們,讓我們回看時會心一笑,甚至驚艷不已,甚至會拯救低谷時的自己。 一個朋友,前幾年同時遭遇失業(yè)和失戀,雙重打擊之下,索性天天把自己關(guān)在家里,誰約都不出來。 誰知,幾個月之后,她居然主動在群里冒泡說重新找好工作了。 原來,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里,她某次翻看起以前的文章和朋友圈,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有過那么多輝煌的時刻,生活其實很美,真不該一直頹廢! 3、記錄,讓我們重塑自我 蒙田說:“并不是我在塑造我的作品,而是我的作品在塑造我。” 一個人寫下的東西,反過來也會對他的生活產(chǎn)生影響。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自我敘事”,指每個個體都在通過不斷講述關(guān)于自己的故事,塑造著個人身份認同。 這些故事,來自一個人自身的經(jīng)歷,并被編織成他理解世界和自己的方式。 人是意義的主體,敘事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重構(gòu)的過程。記錄影響著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也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和未來行為。 通過記錄,我們不但一直在重新認識自我,也在一點點改寫自我、重塑自我。 ![]() ![]() 03 平凡生活中,藏著很多種可能推薦幾種記錄方式: 1、生活記錄 看到的美景、吃過的美食、讀過的書、孩子的童言稚語、家庭的溫馨一幕……及時記下讓你心動的每個生活小日常。 生活貌似平淡,但仔細感受,你會發(fā)現(xiàn)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日子。 2、晨間筆記 晨間筆記,在《成為作家》和《喚醒創(chuàng)作力》這兩本書都有推薦,也是蒂姆·費里斯非常推崇的方法。 做法也很簡單:就是在本子上,想到什么寫什么,無論你的念頭多么瑣碎或無聊,只管寫下去,一直寫滿三頁紙。 寫晨間筆記,是聆聽內(nèi)心想法、釋放情緒、理清思緒的過程,可以讓你接下來的一整天大腦清爽、靈感多多。 我以前分享過:紙筆or電腦?我的晨間寫作實踐 3、成功日記 這是“歐洲巴菲特”博多·舍費爾在《小狗錢錢》書中推薦的方法。 具體做法是:拿一本空白本子,取名“成功日記”,把所有你做成的事情都寫上去。每天都要記錄,至少寫上5項成果。 任何小事都可以,比如生活中的小確幸,或者別人夸你的一句話。越多越好,至少5件。 我們這一代,小時候接受的不是鼓勵式教育,大部分人都自信不足、謙虛有余。面對贊美和表揚,第一反應(yīng)是不配得感。 通過日復一日的挖掘和記錄,可以大大增長自信,找到成就感和價值感。你會意識到:哇,原來我也這么厲害! 4、項目打卡 我喜歡在生活的不同階段,給自己設(shè)計一個小項目,逼自己重啟一把。 比如,2021年的最后100天,我立下”每天一幅小畫“的Flag并每天在朋友圈打卡: ![]() 2023年12月至次年4月,我靠打卡”薇讀隨手記100天“,養(yǎng)成了每天親子共讀繪本的習慣(有興趣的朋友可點:這里) …… 可以說,每完成一個項目,我都得到了快速成長和進化。長期的記錄,也實實在在地改變著我的人生。 加繆說:“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 現(xiàn)在就開始頻繁記錄自己生活、多多記錄自己吧!每一次記錄,都是對生活的一次深情擁抱。 當你認真對待生活,時光自然會回饋以厚禮:更美的日子、更好的自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