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還在為血壓悄悄升高煩惱?其實,最新研究發現,只需要常做一個簡單的“神奇動作”,不流汗、不氣喘就能讓血壓明顯下降,效果比少坐還明顯!記住6個不知不覺降壓妙招,不花一分錢,幫助血壓穩穩下降!
健康時報圖
2025年7月發表在《循環》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多增加“坐-站”切換次數(比如起身接水、伸懶腰)比單純減少久坐時間更能有效降低血壓。①


研究截圖
研究人員招募了407人參與研究,并把他們分成三組:
(1)少久坐組136人(要求減少久坐時間);
(2)多起身組136人(進行“坐-站”交替訓練);
(3)對照組135人(保持正常生活習慣不干預)。
研究結果顯示,相比較于對照組:
多起身組:每天多站坐26次,血壓明顯下降。收縮壓降低3.33毫米汞柱,舒張壓降低2.24毫米汞柱。
少久坐組:雖然每天少坐58分鐘,但血壓沒顯著變化。
研究人員解釋,頻繁“坐-站”交替能增加肌肉激活,縮短久坐時間,促進血液循環,類似“微型運動”,這都有助于改善血壓。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與其糾結坐多久,不如多站起來幾次!
給“懶人”的建議:久坐辦公/看電視時,每小時起身2~3次(如倒水、上廁所、溜達一圈)。可以設置手機提醒,或用小容量水杯“逼”自己走動。
健康時報圖
1. 多喝白開水
2024年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發表在《公共衛生前沿》上的研究探究了白開水攝入量與高血壓風險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多喝白開水,就能有效降低高血壓風險!具體地說,每天飲用大約6~8杯(1杯≈240毫升)白開水的人,相比每天飲用不超過1杯的人,患高血壓的風險要低很多。②
2. 多吃全谷物
2025年發表在《自然》旗下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飲食中多吃點全谷物,能夠顯著降低高血壓發病風險。與攝入全谷物最少的人相比,全谷物攝入量最高的人得高血壓的風險降低了26%。③


研究截圖
進一步分析發現,每天只要多吃90克全谷物(相當于一碗半糙米飯或三片全麥面包),高血壓風險就會降低14%。與完全不吃全谷物的人相比,每天吃200克全谷物的人得高血壓的風險可以降低22%。
常見的全谷物包括:糙米、全麥、燕麥、蕎麥、玉米、小米等。這些食物保留了大量營養成分,對健康特別有益。
3. 換成低鈉鹽
家里換種食鹽就能明顯降低血壓!2024年發布的《中國低鈉鹽推廣使用指南》指出,有確鑿的證據表明,使用低鈉鹽可以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減少心血管事件和死亡。數據顯示,低鈉鹽可顯著降低5.2/1.5毫米汞柱的血壓。④
4. 每天吃雞蛋
早餐加個蛋,血壓穩穩降!2023年在《營養素》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周吃五個或更多雞蛋的人,高血壓風險降低32%。與其他健康飲食模式相結合,食用雞蛋的有益效果還會更強。⑤
5. 吃點西紅柿
西紅柿或成天然“降壓藥”!2023年《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吃一個西紅柿,有助于減少得高血壓的風險!比起那些吃得最少的人,每天吃超過110克西紅柿的人,得高血壓的風險能降低36%。⑥
6. 吃些豆制品
大豆及豆制品食物早就被認證為“全能健康衛士”!2024年,發表在《營養素》的一項研究發現,多吃豆類食物可以顯著改善血脂、血壓、血糖等多種健康指標,并有助于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癌癥和全因死亡風險。
其中,關于血壓的益處明確指出,總豆類(尤其是大豆)的食用,與高血壓患病風險呈負相關,尤其是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這種影響更明顯。⑦

健康時報圖
1. 高鹽飲食
在導致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中,鈉攝入過量占據首位。過量攝入鹽分,會導致體內水鈉潴留,使血管壓力升高,進而引發血壓上升。
建議每日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約一啤酒瓶蓋)。
2. 經常抽煙
香煙中的尼古丁能刺激心臟和腎上腺,使得血壓升高,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甚至血栓。吸煙者的血壓、心率普遍高于不吸煙者,且二手煙同樣會帶來高血壓的風險。
強烈建議所有吸煙者戒煙,避免二手煙暴露。
3. 長期飲酒
2023年,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雜志《高血壓》上的研究顯示,即使少量喝酒,也會讓血壓升高。與不飲酒的人相比,即使少量,每天飲用12克酒精,收縮壓上升1.25毫米汞柱,舒張壓上升1.14毫米汞柱;每天飲用48克酒精,收縮壓上升4.9毫米汞柱,舒張壓上升3.1毫米汞柱。⑧

研究截圖《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明確指出,高血壓患者應嚴格限酒,男性每日酒精攝入<25克,女性<15克,最佳選擇是“零飲酒”。
4. 久坐不動
久坐不動、運動不足會導致血管彈性下降,增加血壓失控風險。同時,久坐伴隨的脂肪堆積,容易形成“肥胖-高血壓”惡性循環。
每周至少運動5次,每次30分鐘,可選擇快走、騎車、廣場舞、太極等適度運動,以微微出汗為宜。
5. 睡眠不足
熬夜對血壓的影響是顯著的。熬夜可能會導致人體出現內分泌失調,使體內神經功能發生紊亂,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造成血管舒張功能異常,導致血壓升高。
因此,睡前避免使用電子設備,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確保睡眠質量,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6. 長期壓力
長期焦慮、緊張或情緒暴躁,會導致腎上腺素水平上升,血壓也會隨之上升。
可以采用冥想、瑜伽、深呼吸練習、漸進式肌肉放松、聽音樂等多種方法,有效緩解精神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