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野村夫 一九八七年的六月,歷經三個月的實習期滿了,七月份縣教育局對應屆畢業生進行了工作分配,全縣四十多個應屆師范畢業生都來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 趙清靜應縣教育局的安排,回到了他老家的一個村級完小教書。 教學樓正在修建中,磚瓦結構,樓面的瓦倒是蓋好了,但二樓上的樓板還沒有整好的,就是木樓枕上隨便放了些木板,作為教師宿舍,一間教室的面積就是一間教師宿舍,也沒隔,空蕩蕩的,又是個冬天,冷得著不住,走路又要小心,怕把木板踩翻傷著人。樓下(一樓)就是教室,窗子已經裝好了,地板也打成水泥板了,做教室是沒得問題的了。 學校很小,學校壩子(操場)也沒有打成水泥地,趕上下雨天,一踩一腳泥巴。周邊到學校的小路也是泥巴路,孩子們就是踩著這樣的路來上學的。 村小一般都沒有多少學生的,四個年級一共有五十多個學生,原來就只有一個代課老師上,現在好了,趙清靜來了后,就兩個老師給四個班上課,趙清靜選擇了三、四年級,娃娃些大一點兒,聽得懂話了,要好上點。 一開始是秋天,不冷不熱的,等到了冬季就變樣了,寒風刺骨,屋內和外面一樣的冷,連睡覺都睡不著。沒辦法,他只好去跟他遠房的一個親戚家商量,就暫時借住在他家。其實,也不方便的,一個學期挨下來,他實在是無法呆下去了,就向校長申請調學校,就這樣,他第二個學期(一九八八年的春季學期)被調回了他家所在的本大隊小學上課。 當時的村完小,共有一到五年級,有將近兩百個學生,而老師只有五個,一個老師上一個班,語文、數學等全是一個人干,還是很辛苦的。不過,比他剛分配的時候去的那所小學各方面都好多了。他因為是才從師范學校畢業的,人年輕,有一股子沖勁,學校就安排他教畢業班(五年級),他也毫不猶豫地接班了。 就在教這個班的一年的時間里,他卻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班上有一個學生不愛學習,只愛打架,比他大的他也不怕,甚至是大人他也要跟人家打架,一句話不合就干起來了。又不服老師管,就是那種“天是王大,我是王二”的人,只有他的大哥勉強吼得住。一天課間,這個學生又把另外一個同學打傷了(對他來說,這種情況是經常發生的),他去問情況,這個學生就跟他干了一架,甚至提起板凳要打趙清靜。趙清靜無奈,就去大隊辦公室打電話給校長(當時大隊有一臺手搖電話),把情況向校長作了匯報,當時校長在電話里告訴他:“這種學生蠻把他開除算了”,由于人年輕,不會全面地想問題,他就聽了校長一句話,真的把這個學生開除了。 這下,他可是摸著老虎屁股了。 在他每天早上來學校上課的時候(沒住校,住在家里,有六公里左右路程),這個學生就去半路找他打架。放學回家的路上也隨時在半路遇上這個學生要跟他打架,甚至經常跑到學校找他的麻煩,上課的時候很隨意地沖進教室,硬是要跟他打架(還好,這個學生后來自己死了)。就這樣,他實在是煩不起了,倒不是怕他,主要是太煩人了。他又向校長申請,調離該校,剛好把這個班教畢業,他又于一九八九年的秋季學期調到另一個大隊的學校去教書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