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說痰“周身內外皆到,五臟六腑俱有”,也就是說痰飲不只是我們咳出來、吐出來的痰。 它還可以隨著氣血的流動,到達我們的全身各處。比如,停在我們的皮膚表面,就形成結節,包塊,脂肪瘤;停在胃里就會影響脾胃吸收食物,導致氣血生化減少。化痰息風,健脾祛濕,達到一個標本兼治的效果。方子叫做半夏白術天麻湯。用藥組成分別是制半夏,天麻,茯苓,陳皮,白術,生姜,大棗和甘草。原方用量為半夏4.5g,天麻、茯苓、橘紅各3g,白術9g,甘草1.5g。生姜一片,大棗二枚,水煎服。我們先來說制半夏,制半夏的藥性辛溫而燥,可以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對于痰飲導致的反胃、惡心,還有頑固的痰飲停留在身上導致的結節來說,是不二之選,這是強勁的地方。然后是天麻,天麻可以息風止痙,祛風通絡。我們說痰可以流竄我們的全身,但如果我們的體內有風,就像垃圾場里刮大風一樣,大風帶著地上的垃圾隨處飄。我們身上的痰也更容易隨著內風到達我們的全身各處,所以需要我們息風祛風。茯苓和白術是兩味健脾化濕的藥物,也是方子標本兼治的體現之處了。如果脾胃虛弱了,運化水液的能力下降,就會在我們的身上產生濕氣。時間長了濕氣凝煉在一起,就變成的難以消掉的痰凝。所以如果想要我們身上沒有痰飲,治標是化痰祛痰,治本就是通過健脾化濕,來減少痰飲的生成。 陳皮和生姜都可以理氣和胃。理氣可以加快氣機地運行,從而增強方子化痰祛濕的效率。痰濕如果停在脾胃里,我們就很容易惡心犯胃,所以使用陳皮和生姜來和胃止嘔。最后就是大棗和甘草,可以補中益氣,和胃健脾,從根本上增強脾胃的能力,從而減少痰濕的產生。甘草還能調和所有藥的藥性,防止辛溫燥烈的藥物傷害我們的身體。 整個方子有強勁祛痰的藥物,又有通過補養脾胃正氣而減少痰濕生成的藥物,所以說它是標本兼治的典范。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使用的藥物也會稍作變化,陰盛肝陽上亢引起眩暈頭痛者忌用。提醒: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并非適合所有人群,建議在醫師的指導下調理。 黃帝內經與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