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偉強在接受采訪時說執導電影是源于對臧姑娘傳奇人生的共鳴,以及自己個人成長經歷的情感投射。就故事劇情來說,我感受不到導演的共鳴,這肯定是我的問題。這個平庸的故事,不要說劉偉強拍,就是擅長拍生活流劇本的許鞍華來拍,也拍不出什么花來。作為一部關于“灣仔碼頭”創始人的傳記類電影,電影根本沒有把臧姑娘的傳奇經歷拍的傳奇。我雖然不了解臧姑娘,但是我相信臧姑娘的經歷肯定不會像電影這么寡淡。如果真的這么寡淡,就沒有拍的必要了。九十年代我們老家南下廣東打工的人,隨便一個人的經歷都比電影精彩。他們從踏出家門那一刻開始,就不知道自己會有什么樣的經歷,更不敢想象到了一個高速發展的大城市要怎么生存。他們當時的內心會是怎么樣的,是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敢想象的。其中的心酸艱辛,也是無法想象的。 ![]() 回到本片,本片從卡司陣容來說,還是相當不錯的。馬麗擔當女主,惠英紅、朱亞文、袁富華主演,配角更是多的數不清。對帶動香港演員就業確實是個好事。只不過這個故事劇情配不上這么些演員。故事是從臧姑娘跟家人告別去香港找老公開始。講述了臧姑娘到達香港后獨自一人帶兩個孩子在香港謀生,從一開始的一天打兩份工,到后來開始擺攤賣水餃。因為語言不通,水餃生意一開始并不好,還要面臨警察驅趕和社會人物收保護費。但好在臧姑娘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好人,他們這些同樣是社會底層老百姓的人一起抱團取暖。為了符合香港市民的口味,臧姑娘不斷改良口味,名字也由開始的山東水餃,改成北京水餃。生意慢慢好起來,臧姑娘開始辦水餃加工廠由擺攤零售,變成批發給超市供貨,最后實現自己把水餃賣向全世界,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吃到水餃的夢想。 ![]() 故事呢就是這么普通,平淡的像流水賬一樣。電影已經這么平淡了,在電影中還要加入比如像電影開頭紅姐的出租屋這樣的戲。這段戲看著就像一個濃縮版的“七十二家房客”。這里出現的人物,除了糖水伯以及紅姐,后面還有戲份,其他人物之后就消失了。同樣的還有朱亞文飾演的警察,花了不少篇幅去講他和臧姑娘的感情,但到后面同樣也是沒了蹤影。還有臧姑娘的兩個女兒,跟其他人物一樣,都是工具人。正如網上評論所說,看完電影不知道導演表達的是什么。是女性的覺醒?是小市民之間的自強不息?還是香港的獅子山精神?感覺電影是什么都想要,最后就變成了沒有聚焦。都不像一部人物傳記類型電影,更像一個個小品串起來的電影——《水餃皇后》 你覺得這部電影怎么樣?評論區留言告訴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