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去年暑假,我女兒迷上了乒乓球。 剛開始學習時,她特別興奮,每天都迫不及待想去訓練。 但到了第三周,她的熱情驟減,有一天甚至哭著回家:“爸爸,我不想練了,太難了,我總是輸。” 我心里一緊,知道如果現在處理不好,她可能會從此放棄這個原本熱愛的運動。 其實,這并不是個例。 生活中,很多孩子在學習或興趣培養過程中,經常會因為連續失敗而產生挫敗感,從而選擇放棄。 但我們是否想過,孩子為什么會那么容易被挫敗感打倒? 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他們缺少了一樣至關重要的東西——成就感。 1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成功回路”, 簡單來說,就是人類的大腦會特別追求成功帶來的正反饋。 一旦感受到小小的成功,就會自動形成對成功的渴望,不斷去追求下一個成功。 換句話說,培養孩子的學習成就感,就是要幫助他們不斷經歷“小勝利”,啟動大腦里的成功回路。 回到我女兒的故事, 當天晚上,我對她說:“涵涵,爸爸知道你輸了很多次,不過你有沒有發現,今天你連續接到了對方好幾個難球?” 她抬起頭,眼睛亮了起來:“是呀,教練也夸我進步了!” 我繼續引導:“其實啊,這就是成功。 每一個接球、每一次進步都是小勝利,而你已經在這些小勝利中變得越來越厲害了。” 此后,我每天都刻意關注涵涵的每一點小進步,并及時反饋給她。 漸漸地,她開始重新找回熱情,不僅堅持下來,而且還越打越好。 2其實,培養學習成就感的方法并不復雜,關鍵在于兩個點: 第一,幫助孩子設置“夠得著”的小目標。許多家長總喜歡為孩子制定一個很高的目標,卻忽略了“小目標”的巨大力量。 只有目標“夠得著”,孩子才有機會體驗到頻繁的小勝利,形成持續向前的動力。 第二,及時反饋,強化勝利的喜悅。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指出,成功回路的關鍵就是及時的正反饋。 作為家長,當我們看到孩子有一點點進步時,必須立刻給予積極反饋,這種反饋越及時,孩子就越能清晰感受到成功帶來的成就感。 有位教育專家曾經說過:“比起大人的獎勵,小小的成就感更能激發孩子內在的動力。” 每一次微小的成功,就像一個小火苗,點亮孩子內心深處對學習和挑戰的渴望。 慢慢地,這些火苗匯聚成火焰,成為孩子勇敢挑戰困難、追求卓越的力量源泉。 3最后我想說,作為家長,我們真正該做的, 不是期待孩子能夠立即取得多大的成就, 而是幫助他們不斷體驗到一個個微不足道的“小勝利”。 正是這些“小勝利”在幫助他們開啟屬于自己的成功回路。 當你的孩子再次感到挫敗的時候, 記得提醒ta。 ![]() 我是涵爸 拒絕無效內卷的踐行者,學習型家庭倡導者 我堅信 ? 科學方法 > 盲目努力 ? 持續進步 > 完美主義 ? 共同成長 > 單向說教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讓我們成為彼此的火種 見證孩子從「苦學」到「樂學」的蛻變 與我一起打造富有愛與活力的學習型家庭!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