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高原地區,有很多長壽老人,比如說云南。 最近,長壽話圈有一個抗衰新概念 “低氧抗衰”。 提到低氧,你可能會想到高原反應、呼吸困難,覺得這是一種對身體有害的狀態。 頂級期刊 Cell 和 PLoS Biology上的研究讓“低氧抗衰老” 這一觀點備受關注,今天就來深入聊聊。 低氧抗衰的2項研究先來說說2023年5月哈佛發表在《PLOS Biology》的研究。① 研究者發現,讓小鼠長期生活在11%氧氣含量的環境中(相當于珠峰大本營環境,正常大氣中氧氣含量約為21%)。 氧氣限制后,小鼠并沒有加速衰老,它的壽命反而從15.7周增長到23.6周,壽命延長了50%。 并且體能、運動能力、神經功能減退都得到了改善,這一發現打破了以往對氧氣的傳統認知。 但是,現實有點不太對,“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氧濃度普遍在海平面地區的60%以下,與哈佛實驗的氧氣限制含量類似。 但是,西藏的平均壽命是全國倒數。 我國研究者認為青藏高原氧含量已接近人體安全臨界值,如果長期處于過度低氧的狀態,會降低血氧飽和度,給身體帶來負擔。 像高原地區常見的高原反應,就是身體對低氧環境不適應的表現,嚴重時還會引發肺水腫、腦水腫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事實上,海拔2000-2500米(氧濃度約15%-18%)是最佳健康區間,既能激活低氧保護機制,又不會因缺氧過度引發心肺負擔。 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海拔2000米),東喜馬拉雅的罕薩地區(海拔2500米),以及我國云南香格里拉、新疆和田等地的長壽老人比例較高。 因此,適度的低氧刺激才是關鍵! →CELL:缺氧延長壽命 再來看看2025年2月《Cell》上發表的研究。②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叫 HypoxyStat 的小分子化合物,它就像個 “氧氣調控員”,能讓血紅蛋白和氧氣緊緊 “抱在一起”,減少氧氣向組織的釋放,從而讓身體進入低氧狀態。 HypoxyStat 與血紅蛋白結合并增加氧結合親和力 研究人員給患線粒體疾病的小鼠吃了 HypoxyStat,相當于吸入 11% 的氧氣(和海拔 5000 – 6000 米地區的含氧量差不多,比西藏平均海拔的含氧量還低)。 結果顯示,每天吃 HypoxyStat 的小鼠壽命延長了 3 – 4.3 倍!而且這些小鼠的健康狀況也改善了不少,神經損傷程度降低,運動協調性更好,還變得更愛運動了。 HypoxyStat還能將線粒體功能障礙導致的體溫失衡恢復正常。 體重減輕(圖 5 B)、行為受損(圖 5 D)和神經系統病變(圖 5 C) 最重要的是,就算小鼠的病情已經非常嚴重了,吃HypoxyStat后,小鼠的壽命還是能延長。 這種逆轉晚期病理的能力使 HypoxyStat 和相關化合物成為線粒體疾病的有希望的治療候選藥物。 這2項研究似乎都在暗示:低氧環境真的有抗衰老的神奇功效。 那么,低氧環境究竟是如何發揮抗衰作用的呢? 低氧抗衰的原理:細胞“保護”模式→激活低氧誘導因子(HIF)通路 低氧誘導因子(HIF)是細胞感知氧氣的核心開關。在低氧環境下,HIF-1α的穩定性增加,觸發下游基因表達,激活糖酵解途徑,減少線粒體過度氧化導致的活性氧(ROS)積累。 增強血管生成,上調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改善組織供氧和營養輸送;降低促炎因子(如IL-6、TNF-α)表達,減少慢性炎癥對細胞的損傷。 早在2018年的研究發現,HIF激活不僅能改善貧血(已上市的腎性貧血藥物羅沙司他),還能通過抑制炎癥和氧化應激延緩衰老。③ →優化線粒體功能 線粒體是細胞的能量工廠,過多的氧氣會導致細胞內的氧化應激,加速細胞的衰老和損傷。 低氧誘導因子(HIF)能調控數百個基因,抑制線粒體呼吸鏈復合物I的過度活化,從而減少ROS產生。 還可以激活AMPK/mTOR通路,清除功能異常的線粒體,維持能量代謝穩態,增強線粒體自噬。 低氧可通過調節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水平,提升NAD+/NADH比例,增強線粒體氧化磷酸化效率。 HypoxyStat通過模擬低氧狀態,直接作用于血紅蛋白,減少氧氣向組織釋放,迫使細胞進入“節能模式”,修復受損線粒體。 →延緩細胞衰老進程 低氧環境可抑制促衰老信號通路(如mTOR),延緩細胞衰老進程。 低氧通過下調p53/p16通路,減少衰老細胞釋放促炎因子和基質降解酶,抑制衰老相關分泌表型(SASP)。 還能激活端粒酶(TERT),減緩端粒縮短速度,維持基因組穩定性。 →增強組織修復與再生能力 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綜述里提到,低氧通過調控蛋白質穩態和免疫監控,促進衰老細胞清除,改善組織功能。④ 低氧預處理可增強間充質干細胞(MSCs)的旁分泌活性,其分泌的細胞外囊泡(EVs)富含成骨和成血管相關蛋白(如Bgn),加速骨缺損修復,促進干細胞功能。 低氧環境通過激活PI3K/AKT通路促進成骨細胞增殖與分化,改善組織再生效率。 雖然低氧抗衰的研究已取得了成果,但目前這些研究大多還停留在動物實驗階段。 小鼠實驗的結果不一定能完全套用到人身上。畢竟人和小鼠的生理結構、代謝方式有很大差異,對低氧環境的耐受程度和反應也不同。 小鼠吃了 HypoxyStat 能大幅延長壽命,人吃了可不一定有同樣的效果,甚至可能出現相反的結果。 低氧抗衰藥物在人體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實現低氧環境的方法及風險如果低氧真能抗衰老,那怎么才能實現低氧環境呢?目前主要有環境模擬和藥物模擬2種方法。 →環境模擬 去高原地區生活或旅行是一種選擇,像西藏云南的高海拔地區,那里有較多長壽老人。 不過,突然去高原,很多人會出現高原反應,比如頭痛、呼吸困難等,嚴重的還會引發高原肺水腫、腦水腫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高原居民特有的基因突變(如藏族的EPAS1基因)可能影響效果,普通人未必能“無痛適應”,需謹慎考慮。 建議適度高原旅行,可以短期居住海拔2000-2500米地區(如云南麗江),可刺激低氧適應機制,但需避免劇烈運動。 或者使用低氧艙。 市面上已有智能高低氧設備,可模擬不同海拔環境,結合間歇性高氧訓練對沖風險,或者間歇性高低氧,是一個不錯的抗衰手段。 很多人配合高壓氧倉一起使用。 →藥物模擬低氧環境 像前面提到的 HypoxyStat,這類模擬低氧的藥物大多還處于研究階段,在沒有經過充分的臨床試驗驗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之前,盲目使用可能會帶來嚴重后果,比如可能會出現頭暈眼花、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 關鍵的瘦龍說低氧抗衰的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抗衰可能性,但目前還處于研究階段。 在沒有足夠的人體研究數據支持之前,不要盲目嘗試通過藥物或者去極端低氧環境來追求長壽。 想要保持健康、延緩衰老,還是得從日常做起。 比如健康飲食、規律運動、良好的睡眠和積極的心態,這些才是經過時間考驗的靠譜方法。 如果有一天低氧抗衰藥物HypoxyStat上市了,你會嘗試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