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是年輕,越需要做人生的加法。 人越是成熟、上了年紀,越需要做人生的減法。 什么是人生的減法?將人生當中沒必要的人與事兒,統(tǒng)統(tǒng)剔除干凈。 不喜歡這個人,那就不要跟他往來;不喜歡這件事,那就不要去做。 說到底就是,斷舍離。 一個人最大的成熟,斷舍離這幾樣東西,逐漸輕裝前行。 一、斷舍離不屬于你的圈子。 圈子這種東西,是不是越多越好?肯定不是。 不論是社交,還是圈子,都是適可而止就好。屬于自己的圈子,要珍惜;不屬于自己的圈子,要遠離。 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就是這個道理。 大家的性格、三觀、追求、想法都差不多,那聚在一起喝酒、暢談,就是好事。 大家的性格、三觀、追求、想法都不一樣,那聚在一起做任何事,都不是什么好事。 層次相同,可以相融;層次不同,不必強融。 沒必要害怕所謂的孤獨,也沒必要害怕被人視為異類。有些時候,選擇一個人獨處,不也挺好的。 真正的聰明人,早已斷舍離。唯獨猶豫不決者,還被垃圾圍城。 二、斷舍離跟自己無關的閑事。 人在江湖,我們遇到最多的,就是所謂的閑人閑事。 對于閑人閑事,絕大多數(shù)人的態(tài)度是,要去管一管。 不管不要緊,一管就會惹麻煩。所謂“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就是這個道理。 跟你無關的閑人,你非要去招惹,那別人就會纏上你; 跟你無關的閑事,你非要去管太多,那是非就會接踵而來。 老好人之所以人緣不好,麻煩多多,就是因為他們多管閑事,得罪了閑人爛人。如此,不就被人整了嗎? 做人啊,要記得一句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跟自己無關的人,一眼都不要去看;跟自己無關的事兒,一點也不要去做。 三、斷舍離超出自身能力的野心、欲望。 有道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一個人,要是他的野心、欲望比天還要高,那他的小命就會比紙張還要淺薄。 野心,不是不好,而是“適可而止”就好。 欲望,不是不好,而是“差不多”就好。 也就是說,人要控制住自己的野心、欲望,讓它們處于一個可控的范圍當中。 很多人就是因為野心太膨脹、欲望太瘋狂,以至于選擇失誤,一步錯,步步錯,滿盤皆輸。這不是悲哀嗎? 很喜歡這樣一種態(tài)度——知足常樂、 多大的頭,就戴多大的帽子;有多少的金錢,就過多好的生活。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四、斷舍離一切人言可畏的束縛。 在人情社會,人們都過分在乎這四個字,人言可畏。 人言可畏,指的是,別人所說的,對你的評價,會讓你感覺到害怕、畏懼。 你選擇單身,別人對你指指點點,說你不正常,那你就會心生恐懼,自我懷疑。這就是人言可畏。 你選擇平凡,別人認為你很窩囊,說你沒本事,那你就會心生不滿,自我否定。這就是人言可畏。 你選擇獨處,別人認為你是異類,說你有問題,那你就會忐忑不安,內(nèi)心糾結(jié)。這就是人言可畏。 為什么你會害怕?因為你把別人對你的評價,看得太重要了。三個字,太在乎。 人生,除了生死是大事,其他的事兒,值得在乎嗎? 別人說什么,那是別人的事兒;自己做什么,那是自己的選擇。不要拿別人的評價、錯誤,來懲罰自己。沒必要。 文/舒山有鹿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