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時代,我養成了記日記的習慣。日記里有我的坎坎坷坷,日記里有我的大風悲歌,日記里有老師和同學鮮活的音容笑貌…… ——李現通 1984年6月11日 星期二 晴這些天,大都是屈龍飛同學送我回家。 今天,我不想再耽擱她時間了,就撒謊說:“龍飛,以后下午我妹妹來接我,不用你送了。” 第三節下課了,我走出教室的時候,卻遠遠看到龍飛已經先近校門了,她在前面路上慢悠悠地走著,明顯是在等我。 我搖著輪椅車趕過去說:“龍飛,真的不用你來,路上很多同學呢,他們會推我上坡。” 龍飛笑著說:“我正好要上街買點東西,咱們同路。” 我仍然覺得她是有意來送我,就感激地說:“你已經送我這么多天了,我不能再耽擱你時間了。” 龍飛說:“別說耽擱,和你走著聊著,我也能學到許多東西啊。” 她扶著輪椅車的靠背,推著我往前走,我倆聊著學習聊著同學。 陽光從身后斜射過來,道路、田野和樹木都沐浴在一片金色的余暉里。 1984年6月12日 星期二 晴今天抽空給三高的盧紅軍同學回了信。我是昨天接到他的信的,他在信中說聽說我的預選成績是偃師縣第一名,表示由衷的高興和祝賀。他說他目前在學習中還存在很多問題,請我幫助他。 盧紅軍同學是在縣里開三好學生表彰會時認識的,此后就經常通信,交流學習經驗。回信中,我詳細解答了他提出的問題,尤其是地理和語文方面,根據我的考場經驗,寫了幾點高考需要注意的事項。 我相信,你對別人的所有付出都是有回報的,但又要不圖回報。因為,有的是現世報,有的是未來報,有的是本人報,有的是他人報,有的是社會報。所以,做人要做一個熱心腸的人,一個樂于助人的人,一個以助人為樂的人,一個有溫度的人,因為這個世界的溫度來源于每個人溫度的總和。 我不圖回報,但我依然得到了很多回報。這些回報就是一個溫暖的班集體,一群有溫度的同學和朋友——他們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會紛紛伸出援手,這就足夠了。 1984年6月13日 星期三 晴郭素芳同學的同桌叫任紅,是從府店高中過來的。 82年并校,府店高中、顧縣高中還保留了部分高二學生,今年參加預選后,所剩不多,就全部并入二高。 任紅搞到了一份南京市的高招預選試題,素芳看了覺得很好,于是就送給我看。對于資料缺乏的我來說,這是非常珍貴的,我感謝素芳的好意。 1984年6月14日 星期四 雨午飯后,天空漸暗,看不到云彩,只看到一片鉛灰色,那鉛灰色里飽含了雨水,終于沉重得支撐不住,淅淅瀝瀝落下來。我們不管下雨,只管讀書,這就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吧。 放學的時候,雨柱變成了雨絲,我站在教室門口,猶豫著是不是要回家。 龍飛已經撐開了她的花布傘,說:“走,我送你回家。” 我說:“不能讓你送我,外面淋雨。” “沒事兒,我學習累了,就當出去走走。” 正說話間,金鋒過來說:“走,我送你。” 我說好。龍飛把傘遞給我,囑咐撐好傘,別淋了。 我和金鋒撐了傘,走在雨中的小路上,邊走邊聊。我問他這段時間睡覺如何,他說睡安穩了,精神也好多了。我又說到了考前復習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說話間,到了溝底,金鋒不顧腳下的泥濘,一口氣把輪椅車推上坡頂,并把我送到公路上才返回。 1984年6月15日 星期五 晴我2月份組織郵購的《中學歷史教學》(增刊)到了,一共15本,將近四個月,這烏龜速度! 當初訂購的同學中,有幾位預選落榜了。看著剩下的幾本,我心里有點難難受,覺得對不起他們。 這本書的內容不錯,題量大,題型全,可以配合歷史復習,看后的同學都說很好。姚國慧、郭素芳、常金鋒、史少臣、李藝兵等同學當初沒有訂購,現在找到我說也想看看,我就把剩余的幾本給了他們,囑咐看過以后,還給那幾位出錢訂購的同學,以備他們來年復讀用。 (請看下集:辛勤的老師,拼命的學生) 1 歡迎賜稿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