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天文愛好者,肯定聽說過黑洞吞噬恒星的兇殘案例。但是,恒星反過來吞噬黑洞,這事你敢信? 其實,你仔細想想,這事還真不是完全不合理,或者說是有道理的。 引力是什么?其實就是質量對空間的扭曲,對周圍天體產生影響的現象。或者咱不用廣義相對論想,僅僅根據萬有引力公式也能知道,這種力的影響因素只有兩個,雙方天體的質量和距離。不論是恒星還是黑洞,誰質量大,誰的引力就大,就能吞噬另一個天體。 恒星可以比黑洞更大嗎? 當然。黑洞只是天體的一種,雖然科普文章往往說得非常恐怖,但也不至于妖魔化。理論上來說,最小的黑洞,質量只有太陽的3倍左右。如果霍金預言的原初黑洞真的存在,還可以更小。而最大的恒星,質量可以達到太陽的上百倍,比某些黑洞更重也是正常的,當然就能吞噬黑洞了。 在距離我們大約7.5億光年的位置上,天文學家就疑似發現了這樣的情況。 2023年7月的時候,位于美國的茲威基瞬變設施首次發現了一個特殊的信號。他們將這個信號視為一次普通的超新星爆發,并將其命名為SN 2023zkd。 令他們意外的是,在6個月后,這個位置再一次出現了爆發現象,這就和普通的超新星有點不一樣了。他們隨后在其他的天文臺的觀測數據中尋找線索,發現此前4年的時間里,這里一直在變亮,并且還有一些波動,這就更不像正常的超新星了。 最終他們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這里或許有一顆恒星,吞噬了黑洞。雖然這個想法有點匪夷所思,但就像福爾摩斯說的那樣,當其他的可能性都被排除后,剩下的那一個就是答案。 根據他們的推測,這里有一顆處在生命末期的大質量恒星,和一顆致密星(有可能是黑洞),在非常接近的位置上相互公轉。隨著軌道的衰減,二者開始合二為一。 當然,恒星的質量沒有黑洞那么致密,物質更容易流失,這個過程中肯定會伴隨著物質被黑洞吸走,從而發出耀眼的光芒。但畢竟恒星的質量更大,將黑洞拉到自己身旁。這反而更有利于黑洞的吞噬,于是黑洞在恒星的旁邊吃上了“自助餐”。黑洞的引力也不含糊,將恒星的物質拉扯,最終引發了天文學家觀測到的超新星爆發。 如果這種猜測是真的,那就是人類見過的一種全新的超新星。 不論是黑洞吞噬恒星,還是恒星吞噬黑洞,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招惹了黑洞是沒有好下場的,最終的結果都是二者合并,成為一個更加巨大的黑洞。 這些都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這次發現,得益于AI的幫助。研究人員指出,未來AI可以在更多領域,幫助我們注意到宇宙中不起眼的現象。而很多的未解之謎,或許就可以通過這些現象來破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