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一天傍晚,牛頓坐在蘋果樹下乘涼,忽然,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落在他的身邊。這件事人們都習以為常,他卻感到好奇。他想:“蘋果為什么會掉下來呢?”“一定是因為它熟透了”,他自言自語,“可是,為什么蘋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飛,也不向左、向右跑呢?”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他又反復地觀察,專心地研究,終于發現了蘋果落地的秘密。原來這是因為地球有吸引力。 提出疑問對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極其重要的. ![]() 明太祖朱元璋贊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 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究底,這次宋濂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后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并沒有接見他。因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里,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候,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地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后來宋濂為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心中有了疑問要有找到答案的決心。 引言—如何提問? 阻礙提問的因素:一是怕提問多,被別人看成什么也不懂得傻瓜; 二是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提問的欲望也逐漸淡薄。如果提問得不到答復和鼓勵,反而遭人譏諷,結果在人的潛意識中就形成了這種看法:好提問、好挑毛病的人是擾亂別人的討厭鬼,最好緊閉嘴巴,不看、不聞、不問,但這恰恰阻礙了人的創造性的發揮。 在工作中,對問題不敏感,看不出毛病是與平時不善于提問有密切關系的。對一個問題刨根究底,有可能發現新的知識和新的疑問。 所以從根本上說,首先要學會提問,善于提問。 二、5W2H的定義 來源以及作用: 5W2H分析法又叫七何分析法,是二戰中美國陸軍兵器修理部首創。 作用: 1.可以準確界定、清晰表述問題,提高工作效率。 2.有效掌控事件的本質,完全地抓住了事件的主骨架,把事件打回原形思考。 3.簡單、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啟發意義。 4.有助于思路的條理化,杜絕盲目性。有助于全面思考問題,從而避免在流程設計中遺漏項目。 三、5W2H的由來 “5W”是五個英文單詞的詞頭,即“what,who,when,where,why”,漢語就是“何事,何人,何時,何地,何因”,這原本是新聞寫作的五大要素,現在許多外企也用于企業管理,并在“5W”的基礎上再加上“2H”,是“How , How much”的詞頭,漢語就是“怎么做”“花費多少”。 ![]() 四、5W2H分析法含義 (1)WHAT—是什么? (2)HOW—怎么做? (3)WHY—為什么? (4)WHEN—什么時候? (5)WHERE—什么地方? (6)WHO—誰? (7)HOW—怎么做? (8)HOW MUCH—多少? 在不同的領域中,人們賦予5W2H分析法具體含義不同。 五、5W2H分析法擴展含義 1.W:what做什么工作內容 擴展含義:要做什么; 做什么準備; 需要協助什么; 要預防什么; …… 舉例: 每周五周會,每人準備好各自的項目資料。 2.W:when什么時間做,什么時間完成 擴展含義:什么時間開始; 什么時間結束; 什么時間是關鍵節點; …… 舉例:開會檢討客訴問題點的時候需要抓住關鍵節點,不良品是什么時候生產的,從什么時候開始出改善品等。 3.W:where在哪里做?從何處開始做? 擴展含義:在什么地方做; 從什么地方開始做; 到什么地方結束; …… 舉例: 1.(問題點)在騰盛點膠1#機 2.(5S檢查)切割車間開始到組裝車間結束 4.W:why為什么這么做?目的是什么? 擴展含義:為什么要做; -----是否可省去? 為什么要這樣做; -----是否有其它簡單方法? 為什么出現這樣的結果; -----為了今后工作少犯同樣錯誤 舉例: 1.(質量改善會議)為了今后生產中少犯同樣的錯誤; 2.(產線購買推車)為了方便操作,降低作業員的體力勞動; 5.W:who誰? 擴展含義:由誰來做; 由誰來主導; 由誰來監督; 由誰來協助; …… 舉例: 1.(質量改善會議)**負責主持及召開; 2. 任務通知單由**負責審核; 6.H:how怎么做? 擴展含義:過程怎么監控? 怎么提高效率; 怎么實施; …… 舉例: 說給他聽,做給他看,讓他試著做;不斷地去確認其工作質量,改進其不足; 7.H:how much做多少?花費多少? 擴展含義:要做多少? 要花費多少費用; 量化的目標是什么; 節約多少; …… 舉例: 任務成本多少,節約了多少; 六、5W2H分析法的應用 檢查產品的合理性 1.為什么(why)? 為什么采用這個技術參數? 為什么停用? 為什么采用機器代替人力? 為什么產品的制造要經過這么多環節? 為什么非做不可? 2.做什么(what)? 條件是什么? 哪一部分工作要做? 目的是什么? 重點是什么? 與什么有關系? 功能是什么? 規范是什么? 工作對象是什么? 3.誰(who)? 誰來辦最方便? 誰會生產? 誰可以辦? 誰是顧客? 誰被忽略了? 誰是決策人? 誰會受益? 4.何時(when)? 何時要完成? 何時組裝? 何時銷售? 何時工作人員容易疲勞? 何時產量最高? 何時完成最為適宜? 需要幾天才算合理? 5.何地(where)? 何處生產最經濟? 從何處買? 何地有資源? 安裝在什么地方最合適? 還有什么地方可以作銷售點? 6.怎樣(how )? 怎樣做最省力? 怎樣做最快? 怎樣做效率最高? 怎樣改進? 怎樣得到? 怎樣避免失??? 怎樣求發展? 怎樣使產品用起來方便? 7.多少(how much)? 功能指標達到多少? 銷售多少? 成本多少? 輸出功率多少? 效率多高? 尺寸多少? 重量多少? 找出主要優缺點: 如果通過7個提問審核已無懈可擊,便可認為這一做法或產品可取。 如果七個問題中有一個答復不能令人滿意,或有獨創性,則表示這方面有改進余地,或是可以擴大產品這方面的效用。 決定設計新產品或新方案: —設計新產品來克服原產品的缺點,或是發揚原產品獨特優點的效用。 用于任務的分發 5W2H思路可以從這7個方面先計劃或規定好,少走彎路! what —什么事?要做什么? who —由誰來執行,誰負責? when —什么時候開始?什么時候結束?什么時候檢查? where —在哪里干?哪里開始?哪里結束? why—這樣干的必要性是什么?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告訴下級事情的重要性,可以使他更負責任或受到激勵。 how do—有時候如果是新任務或是新下屬,還需要告訴他,對程序和方法有哪些交代,保證一般情況下其能夠獨立完成,不要讓他像“癩蛤蟆”一樣戳一下,跳一下;或者邊干邊請示,效率自認會很低。 how much—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為好?有時要告訴下級,做少了不利于任務的完成,做多了又浪費。 案例: “小明,請你將這份調查報告復印2份,10min后交給經理,請留意復印的質量,經理要帶給客戶參考。” who(執行者)--- what(做什么)--- How(怎么做) --- when(時間) --- Where(地點) --- how many(工作量) --- Why(為什么) --- 討論:請根據5W2H將該案例進行劃分,體會該方法傳遞的重點。 用于工作匯報(mail,專案,報告) 我們平常的工作匯報如mail,專案報告也應該充分利用5W2H思 維,既能節約寫報告的時間,又能節約看報告的時間。 ![]() ![]() ![]() ![]() ![]() 總結: 5W2H分析法是一種調查研究和思考問題的方法。做任何工作都應該從5W2H提問,思考,才有助于我們思路條理性,杜絕盲目性。 |
|
來自: blackhappy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