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這波操作可太秀了——優質課、榮譽證這些"水分選手"全被請出賽道,唯獨課題成果獎像個鐵門神似的杵在終點線,這一刀切得比食堂阿姨打飯還精準,多一勺都不給。 官方嘴上說著"教學成果獎才是真金白銀",轉頭就把課題成果獎拽進同個跑道,合著是告訴老師們:"前面兩圈能散步,但最后一百米必須博爾特附體,不然別想碰獎牌"。 政策制定者心里跟明鏡兒似的:優質課能靠演技,證書能靠關系,唯獨課題這玩意兒,得真金白銀砸錢,真刀真槍耗時間,真憑實據攢數據。把這關卡得死死的,想晉級的老師就得繼續在"實驗田"里當老黃牛,耕不壞的那種。 ![]() 省里這手"明松暗緊"玩得溜啊:既能拍著胸脯說"給基層減負啦",又能保住學術指標的面子,簡直是職場版"魚和熊掌我全要"。 最慘的是那些只會埋頭教書的老師,以前板書比誰都漂亮,現在得速成"課題包裝大師",活生生把一堂40分鐘的課,吹成能上國家級報告的"驚天成果"。 就想問:這最后一道鎖,是怕老師們跑太快,把學術的大門撞壞了嗎?#教師課題 #課題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