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賺多多的錢?除非是幾十億以上,否則沒用!何況即使真有那么多財富,也未必讓孩子后半生幸福,畢竟,能被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人生漫長,太多的苦是錢解決不了的。人生根據不同的內容,可以分為不同的生長階段,因此也就有不同的養育方式。今天主要針對家長們對孩子學習知識方面的焦慮展開。 幼兒階段 未上學的小寶寶,家長的第一要務是健康,身心健康。身體無需多說,主要是心理,容易被忽略。此時的小孩,未來對社會的觀點和行為模式都是零,家長此時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此時的小孩,不能充分接受語言教化,家長需要做的是行為引導,并形成良好的小社會(家庭)氛圍。別以為孩子小,這些潛移默化,會為孩子打好一生的底色。 關于文化知識,從胎教開始你就要布局了,此前寫過具體方法,詳情見《如何引導小孩子讀書》。 小學階段 小學才是正式學習的開始。 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近幾年的教育改革風向,但有孩子的人,必須知道你該知道的信息。近些年,尤其是2022年的新課標,更明顯的是2024年以來的教材全面改革,指明了明確的教育方向——徹底改變培養知識傳播復述的教育模式,全面落實先挖掘后培養能力的教育模式。 如何培養能力?教育有著自己的步驟。 培養閱讀能力 考試題目與教材展示的表層知識相差越來越遠——“教小麥考餃子”,是所有學生的最直觀感受。這里面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以歷史為例,教材不再是枯燥的知識羅列,而是給學生材料讓學生從中找到知識;在老師的幫助或者自己的學習下,深刻理解知識的內核。在深刻理解知識后,考查時將知識變變形,讓學生通過掌握的知識內核去識別試題中知識的偽裝。 而隱藏知識,目前最好用的方式就是隱藏在文字中,這就需要學生有閱讀能力了。 閱讀能力是語文學科的核心能力,所以,教育進入“大語文時代”,這個“大” 的一層含義就是其閱讀理解能力運用到所有學科中。所以你看,閱讀理解能力對于學生是第一重要的。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這是個很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最需要家長的努力。 閱讀理解能力沒有捷徑,不要指望報幾節補習課就可以練成。古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要多讀書,讀得多了,理解能力 就上來了。 小學階段是孩子認字理解詞語的階段,為了讓孩子理解更多字詞也得多讀書,只靠學校教的話,老師很費力的。而且,小學階段學生時間比較充裕,有足夠的時間去讀課外書。 所以,小學生家長最大的輔助任務就是給孩子提供足夠的閱讀物質條件,并引導其讀合適的書籍。還是要先看看我的這篇《如何引導小孩子讀書》。 除此以外,還要在孩子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助其具象化,即走萬里路——文字里的知識變成實踐,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積累。 閱讀與實踐的積累,短期內能看到的是孩子寫作文素材上的充足,表達詞匯的豐富。具體的卷面成績卻未必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你不要著急,這么做,是為孩子長遠的大語文做準備,而不是眼前的考試。語文這一學科很慢,積累慢,起效更慢,有的甚至要幾十年以后才會顯現出效果,但讀的每一本書,一定會在人生中的某一刻發揮作用。 至于英語,這個需要提前學,我還沒有成熟的經驗,只能靠輔導班教學。我知道這不是正路,但沒有辦法,孩子的時間不會重來,我賭不起。 至于數學,小學階段的數學,對于家長輕松一點。小學數學打基礎非常重要,所以家長應做的就是督促其練習,強化數學思維。教育改革下的數學當然少不了閱讀能力的應用。所以越往高年級,數學越依賴語文能力。 不可喧賓奪主 語文,家長能做的就是輔助孩子積累閱讀;數學,家長能做的是督促練習。關于具體知識,咱們家長還是趴著些吧,學校老師有自己的教育模式,只要孩子學習在狀態,跟住老師的節奏,成績差不了。 有很多小孩子在學前班接受了不正規的小學文化課教育,上小學后,自詡已知,上課時不能端正態度跟著老師節奏走。小學老師在課堂上不止是簡單復述知識,而是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樹立正規的學習思路和習慣。進入二年級,孩子們的銜接教育失效后,才重新回到正軌。這也就是我反對課前在校外補習班學習的原因。校外補習班尚且如此,家長的專業性更差啊!所以家長要相信學校,相信孩子。家長可以在孩子在學校學不會的時候,在家帶著孩子加強練習,而不是帶著提前學過的狀態去課堂上開小差。 家長能做的是什么?輔助學校老師幫樹立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不是成為孩子的家庭教師。家長輔導孩子的家庭作業時,要做的是盯著孩子完成,不開小差,而不是充當老師的角色給孩子講題。檢查作業時區分孩子是大意犯錯還是知識不掌握:家長沒有足夠的自信講明白就給孩子指出錯誤,態度問題就重寫,不掌握的話讓其在學校學習時認真學習——小學的課程是反復強化,會有重復。 中學階段 小學培養出來的是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到初二時,篩選出來的是真正適合學習的學生。小學基礎好的學生未必在初二成為中學學霸,但中學學霸必然在小學表現不差,因為無論是哪個階段的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學習的基礎。 初中階段,更看重的是孩子自身的內驅力、意志力和學習天賦。這都不是家長能夠教會的。家長能做的是什么?只能在意志力上用一點點勁。影響意志力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自信,韌勁,等等,這些都是在小時候在家庭里培養出來的。小時候家長營造的氛圍就很重要了。此時已成定型,家長能夠做的就是別扯后腿,別在孩子自我意識成長的時候,以自己的控制欲去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那樣很容易讓孩子剛者叛逆,弱者自我懷疑失去內驅力。 所有家長(包括我自己),無論你有多棒,都是上個時代的經驗,對于如今的孩子都不適應。人只有一步一步自己走,才會更堅定地走到最后。而我們也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能否到羅馬取決于是否有堅持到最后的意志力。我們家長此時能做的就是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支持,以及適當的引導約束。 高中的孩子更成熟獨立,家長更需要體面地往后撤了,只需要把自己擺在后盾的位置即可。 能看到這里,你一定是個負責任且思想有深度的家長,接下來我要說些我最掏心窩子的話了: 基本的具體思路已擺完,下面是從更深的社會層面和大家聊聊家長該如何看當代的教育。 我們正處在時代變革的關鍵時期,等現在的小學生長大了,必然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或許當今的大多數職業都會消失,社會關系也會大扭轉,什么社保,住房,工作,養老……肯定不會是如今的樣子。 現在社會這么卷,是變革前的擠壓之痛。痛給全社會帶來巨大壓力,這份壓力由成年人傳到了孩子身上。可是,孩子是屬于未來呀!未來是不可捉摸的,但可以肯定比今天更好,孩子們如今在教育上遭的罪完全不值得的。 或許有人對我的樂觀展望持反對意見,但未來肯定大不一樣是毫無懸念的。既然未來是你我想象不到的樣子,那么我們按照傳統的擠壓教育模式養大的孩子肯定也不一定會適應未來。縱貫古今,能夠人生幸福的最重要密碼是身心健康,只有身心健康,才有毅力去抗住外界壓力,才能心力去堅持向陽,才有余力去愛自己愛別人。 不用等到未來,就是眼下,你看不到成年人因為心理創傷而糾結痛苦的悲劇嗎?你看不到未成年人諸多因心理問題而導致的自我廢棄嗎? 之前有個家長朋友咨詢我該把孩子送去全住宿封閉初中還是走讀初中,我說各有各好。其追問我怎么給自己的孩子選擇,我答曰:我盈是親生的,怎么舍得在心理變化最關鍵的幾年送到集中營呢!當然是守在身邊。以后的高中會越來越容易進,讓孩子留著勁上高中用多好!人的學習勁可是能用得完的! 未來是未知的,我們不能徹底擺爛——那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更不能按照傳統和成人的方式去壓榨孩子。我們家長能做的是:給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引導其形成強大的內心世界以面向未知的未來,助其挖掘潛在的能力以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讓花成花,讓樹成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