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在小區健身器材旁聊天,老李說:“我最近走路沒以前利索了,腰腿有點不聽使喚,眼睛也花得厲害?!崩蠌堅谂赃呇a了一句:“我還以為是我一個人的問題,原來到了這歲數都這樣啊。” 是的,活到70歲左右,不少人都會出現以下這些常見癥狀,差不多是身體發出的衰老信號,看看你中了幾條! ![]()
70歲后,很多人走路會明顯變慢,腿有點沉、抬不高,甚至容易被小臺階絆倒。這是肌肉力量下降和神經反應變慢的雙重結果。 從食療角度,侯老師建議: 每天保證優質蛋白:雞蛋、豆腐、魚蝦、牛奶(乳糖不耐可以用酸奶或無乳糖奶),這是肌肉合成的原料。 多吃含鈣鎂的食物:芝麻醬、紫菜、蝦皮,幫助骨骼強壯。 每天原地抬腿或踮腳 100~200次,既能刺激下肢肌肉,也能促進血液循環。
很多人笑稱自己老年癡呆了,剛想拿什么就忘了。其實這背后既有腦細胞自然凋亡的原因,也和血管彈性變差、供血不足有關。 侯老師給老朋友們的建議是: 早餐加點核桃、花生仁:補充不飽和脂肪酸,對腦細胞有好處。 少糖少油:控制血糖血脂,防止血管進一步硬化。 每天記憶訓練:背詩、記電話號碼、學唱新歌,都能延緩腦功能退化。 ![]()
到了70歲,眼睛里的晶狀體早就不再年輕,混濁、彈性差是自然過程。再加上黃斑區容易退化,看東西模糊就成了常態。 侯老師建議: 多吃黃綠色蔬菜:胡蘿卜、南瓜、菠菜,富含葉黃素和β-胡蘿卜素。 深海魚類:三文魚、沙丁魚,含DHA,有助于眼部微循環。 眼睛別長時間盯手機:看近20分鐘,抬頭望遠20秒,讓眼睛放松。
不少老人70歲后,晚上要起夜兩三次,影響睡眠。男性可能是前列腺增生,女性可能是膀胱括約肌功能下降,外加腎氣虧虛。 侯老師的建議: 晚餐別吃太咸、少喝湯水,減少夜間排尿量。 適量吃山藥、黑芝麻、枸杞,從中醫“補腎”角度調養。 睡前泡腳:促進下肢循環,溫養腎陽,減少夜尿。 ![]()
聽別人說話模糊、耳朵嗡嗡響,其實很普遍。耳蝸的毛細胞損傷后,很難再生,但我們可以延緩惡化。 日常護理: 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這兩者會損傷內耳微血管。 多吃黑色食物:黑豆、黑米、海帶,從中醫“腎開竅于耳”的角度補腎益精。 避免長時間戴耳機或處于噪音環境。 ![]()
胃腸蠕動減弱、消化液分泌減少,讓不少老人飯量小、容易脹氣,還三天兩頭便秘。 調理思路: 早餐加一碗溫燕麥粥:既補充能量,又有膳食纖維。 每天至少500克蔬菜,其中一半是深色蔬菜。 |
|
來自: 新用戶0923oTsF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