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翅大鵬 佛教護法神鳥,源自印度教神話,后被佛教吸收為護法。其形似巨鷹,身披金羽,雙翼如云,展翅可遮天蔽日,以龍為食,象征無畏與力量。 金翅大鵬 在《西游記》中,金翅大鵬為獅駝嶺三妖之一,與青獅、白象結盟,擒拿唐僧。其法力高強,連孫悟空也難敵,最終被如來佛祖降服,皈依佛門。這一段,大家應該都很有印象。 西游記金翅大鵬 金翅大鵬象征突破束縛、追求自由,常見于佛教造像、壁畫。神話中,它為孔雀大明王之弟,與鳳凰族有親緣。 孔雀大明王 《封神演義》中的傳奇妖王,為天地間第一只孔雀得道,封神后被封為“孔雀大明王”。它身負鳳凰血脈,法力通天,獨創“五色神光”神通,分青、黃、赤、黑、白五色,可刷萬物、收仙縛神。 孔雀大明王 商周大戰時,孔雀大明王(孔宣)鎮守金雞嶺,以神光連擒周營數員大將,更收走姜子牙的打神鞭與哪吒、雷震子等,威震三軍。其神光之威,令燃燈道人、陸壓道人皆敗退,最終準提道人親臨,以“孔雀性本該明王”之理破其神光,收為座下。 孔雀大明王鎮守金雞嶺 在西游記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中,也有描述孔雀大明王的場景。如來佛祖向孫悟空解釋大鵬金翅雕的來歷時,詳細講述了孔雀大明王的背景:“那鳳凰又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 畢方 畢方是黃帝的守護神鳥,在黃帝與蚩尤的大戰中,畢方幫助黃帝擊敗蚩尤的亡魂。 《山海經·西山經》“章莪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形似鶴,獨足,青身赤紋,白喙,見則其邑有訛火。畢方出現的地方會有火災,因此畢方在古代被稱為火神使者,視為不祥之兆。 上古神鳥.畢方 畢方與“朱雀”同為火屬性,但朱雀象征南方、光明,而畢方專主火災。有說法稱畢方象征和平與幸福,是很不妥的。 三足金烏 三足金烏,亦稱“金烏”“三足烏”。據《山海經》記載,其為帝嚳(上古五帝之一)與羲和之子,共十只,棲于東海扶桑神樹,輪流值日化為太陽。形象為黑色烏鴉,三足而立,居日中,周身金光,故稱“金烏”。 神話中,十日并出致旱災,后羿射落九日,僅存其一。金烏象征太陽、光明與生命力。漢代畫像磚、青銅器中常伴隨西王母,有祥瑞之意。唐詩“金烏海底初飛來”,也借其比喻時光流轉。 九頭鳥 九頭鳥,又稱“鬼車”“九鳳”,上古神話中的奇鳥,最早見于《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柜……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名曰九鳳。” 九頭鳥 形象為赤色九首,似鴨而大,展翅如車聲轟鳴,夜鳴則災至。楚文化中,九頭鳥亦為智慧象征,曾被作為圖騰。現代社會表達某些人很聰明,也會用“九頭鳥”來形容。 鳳凰 鳳凰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百鳥之王,被譽為“羽蟲之長”。起源于先秦時期,最初為少昊部落的圖騰。五行屬火,代表光明與希望,如《春秋元命苞》載“火離為鳳”。象征太平盛世,如“鳳凰來儀”預示天下大治。 很多人認為鳳凰為雌,其實不然。《山海經·大荒西經》明確區分鳳凰的雌雄,鳳鳥為雄性,皇鳥(即“凰”)為雌性,二者合稱“鳳凰”。 青鸞 青鸞,又稱蒼鸞,屬鳳凰類,羽毛為青色,翅膀帶赤黃與白色斑點。其 似雞而修長,尾羽如孔雀開屏,鳴聲似鳳啼,傳說可驅邪納福。 常被視為西王母的信使與侍從。李白、納蘭性德等詩人常以青鸞寄情,如“青鸞不獨去,更有攜手人”。 重明鳥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靈禽,出自《山海經》與《拾遺記》。其形似雞,雙目重瞳,羽翼如金,鳴聲如鳳,力大無窮,能搏逐猛獸。 堯帝在位時,重明鳥現身人間,驅散魑魅魍魎,保四方平安。百姓感其恩德,每年新春貼畫其像于門,以辟邪祟。 《拾遺記》載其為神農女瑤姬所化,因救民于水火,魂魄化為重明鳥,永護蒼生。明清文學中多喻“孤忠”或“奇遇”,如《聊齋志異》中“重明鳥報恩”故事。 不少歌詞中也有對重明鳥的描述,比如“我是一只巡航天空的重明鳥 我睜大雙眼明察秋毫”。 朱雀 朱雀代表南方七宿,屬火德,象征光明、希望和繁榮。朱雀的外形美麗而高貴,它的身體如同鳳凰一般,羽毛鮮艷奪目,以紅色和橙色為主色調,閃爍著金色的光芒。頭部有冠羽,尾巴修長,展開時如同華麗的扇子。 朱雀 朱雀被視為南方的火焰之神。在神話中,朱雀展翅千里,遮天蔽日,翱翔時猶如天上的彗星,能使云灼燒,天邊似陷入火海一般。 在古代有很多朱雀門,取的也是其光明、希望之意。北京故宮的午門也有南朱雀之喻。 大風 大風,又稱大鳳,為兇惡鷙(zhì)鳥,首見于《淮南子·本經篇》。其體型龐大,雙翅展開可遮蔽半邊天空,羽毛如劍,振翅便引發颶風,能拔樹毀屋,危害人間。堯帝時,大風為患,后羿以青絲繩縛箭,射殺其于青丘之澤,成為除害英雄。 大風象征自然界的毀滅性力量,被視為風伯化身,代表不可抗拒的災難。在鳳育九雛的傳說中,大風被列為第九雛,雖與鳳凰同源,卻性極兇悍。 結尾了,問個問題,大家覺得這些神鳥真實存在嗎?喜歡本篇內容的朋友,可以點個在看。下期我們講講鳳育九雛。 作者簡介: 西貝巴,傳統文化愛好者,教育工作者。視頻號金V博主,公眾號長篇作者。每晚20:00,帶你一起文化旅行! |
|
來自: cgp603 > 《Z-中外歷史地理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