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尋常的武術家 王薌齋個子不高,看著不像練武的。但他能輕松打敗奧運拳擊冠軍英格。日本武術家澤井健一后來寫道:'王先生手掌離我胸口三寸,我就像被雷劈中,腦子一片空白。'這不是夸張,英格的書中也有類似描述。 ![]() 二、獨特的訓練方法 站樁是根本。 王薌齋每天要站樁4-6小時。師父郭云深要求他站到地上留下汗印。這不是擺姿勢,而是要站到全身肌肉自然協調。 呼吸有講究。 他晚年說,站樁時要舌尖輕抵上顎,呼吸要慢。每分鐘4-6次,像睡著一樣。這樣做能產生特殊效果。 心神更重要。 在少林寺時,恒林和尚教他'心意把'。不用接觸,就能讓人感到壓力。這讓他明白,比武其實是比心志。薌老要求視之有物、精神放大。 ![]() 三、現在的困境 練偏了—— 現在很多教大成拳的,把七成站樁改成七成練發力。這是本末倒置。 缺文化—— 王薌齋常讀《黃庭經》《金剛經》,現在練武的很少看書。有位老師傅說:'我們站的樁是空的,王老站的樁是實的。' 沒標準—— 各教各的,沒有統一要求。有的當成體操練,有的只練力氣。 ![]() 四、未來的建議 回歸基礎 。每天至少站樁3小時,分三次。要站到嘴里發甜,手指頭發麻。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科學研究。 可以用儀器測站樁時的肌肉電活動、呼吸變化。用數據說話,比空談強。 系統整理 。建議組織專家,把王薌齋的方法整理成系統教材。要有標準,不能各說各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