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哮喘常用的寒、熱、寒熱錯雜三方原創 袁韜 中醫袁博士 2025年08月11日 07:00 四川 寒哮方麻黃10 桂枝10 白芍20 茯苓10 炙甘草10 射干6-10 干姜10 細辛6 五味子6 紫菀10 款冬花10 厚樸10 杏仁10 桔梗10 法半夏10 太子參10-30 蟬蛻6 炒僵蠶10 徐長卿10 蘇子15 炒白芥子6-10 白前15 主治:哮喘,外寒里飲,寒痰濕邪重者。癥見:咳嗽頻繁,痰白粘或稀泡,喉中哮鳴有聲,胸悶氣緊,躺下加重。口不干或口干喜熱飲,受寒加重,或有惡寒,噴嚏,流涕等表寒證,舌苔白潤滑,脈弦緊或浮緊或沉弦緊。 常用加減: 咽略紅+柴胡15 黃芩6 射干6-10 郁金10 枇杷葉15 咳劇烈暫時止咳+百部15 鼻鼽或鼻后滴漏+附片6-10 炒蒼耳子6 烏梅10 蟬蛻6 當歸6 熟地6 熱哮方蜜麻黃10g 杏仁10g 生甘草6-10g 石膏20-50g 蘇梗12 蘇子15 萊菔子15 炒白芥子9 柴胡15 黃芩10-20 法半夏10 蒼術10 前胡10 枳殼10 桔梗10 茯苓20 赤芍20 瓜蔞殼15-30 浙貝母10 蘆根30 冬瓜子30 桃仁10 薏苡仁30 加減: 喘促較甚+蟬蛻10 炒僵蠶10 姜黃10 地龍10 炒葶藶子15 便秘較重+大黃6-10 芒硝6-10 主治:哮喘,痰熱較重者。癥見痰黃粘,咳吐不利,口干口苦,喉中痰鳴聲明顯,鼻翼煽動,呼吸音氣粗明顯,舌紅苔黃膩或燥,脈弦、滑、數有力。 按:《中內》的熱哮用的是定喘湯,那個方我自身體驗不太好,主要有白果,對于痰濕熱較重的人,很容易收斂邪氣,痰更不好排出,而且方子整體緩解肺部支氣管炎癥效果太差了點,這個熱哮方就是我平時治療痰熱咳嗽肺部細菌感染較重的方,是麻杏石甘、三子養親湯、千金葦莖湯、柴苓湯的合方,也是學自呼吸病名醫李智先生的經驗,治療熱哮,痰熱咳嗽的效果個人感覺是遠超定喘湯的。同時痰熱證哮喘合用抗生素清熱解毒效果通常更好,而且正確用抗生素實際上比用很多清熱解毒藥對脾胃損傷還小點。 方解就不寫了,看不懂可以問deepseek等ai。 寒熱錯雜夾痰飲咳嗽方痰白,咳嗽較頻繁臨時加強止咳+款冬10 紫菀10 百部10 關于寒熱錯雜痰飲咳嗽方我寫過的文章已經較多了,具體可看前文《哮喘胸悶吸激素7月,二診后伏邪透出而愈》《咳嗽變異性哮喘2年,用此方8診而愈 》《哮喘10年,5月而愈》,幾乎都是用的寒熱錯雜夾痰飲咳嗽方治療的。 如下圖王醫生治療87歲咳嗽痰喘較重,白細胞值極低1.27的患者,用此方后患者諸癥很快減輕,讓她非常吃驚。 又比如王醫生治療53歲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也學用寒熱錯雜夾痰飲咳嗽方加減4付,患者減輕8成出院了。 緩解期如果照教材用參、芪、地黃等去補肺脾腎也是非常容易治翻車的,加重患者咳嗽胸悶鼻塞等癥狀的,這點是我當年剛學中醫那兩年還不會自己開方,求診于很多名中醫被誤用溫補藥物后的深刻體會。 我一般初期只會用一些有輕微補氣效果改善心肺血瘀的紅景天,以及改善睡眠質量和提升免疫的靈芝以及補氣力量較弱但不易壅滯的太子參作為補益之用。除非是年齡較大,脈沉弱的老年人,一般不輕易用人參等較強補益之藥,這些補益藥太容易虛不受補,增強免疫應答加重氣道過敏引起咳嗽鼻塞等癥狀加重。 哮喘2年被告知一輩子吸激素,中醫6診而愈原創 袁韜 中醫袁博士 2025年08月11日 07:00 四川 新冠后開始反復咳嗽2年+,之前被診斷為哮喘,目前仍每日咳嗽超過10次,痰白黃皆有,晨起略黃,平時白泡痰,受油煙等刺激后咳嗽頻繁。爬坡上樓胸悶氣緊明顯,咽喉略紅,咽喉長期痰滯感。胃食后易脹,大便成形。入睡困難,沒吃安眠藥??诓桓煽?。 之前于本市中心醫院呼吸科就診時,被告知“這個激素要一直吸下去,我這年紀這輩子估計都停不了”,目前已經吸激素2年,以往停激素后哮喘就會明顯發作,目前吸激素維持就無哮喘發作。 舌脈:脈浮滑略數、弱,舌淡紅苔薄黃膩邊略脹 辨證:肺腎虛損,痰飲內阻,濕熱痹阻咽喉。 處方:寒熱錯雜夾痰飲咳嗽方加味 蜜麻黃10 荊芥10 杏仁10 炙甘草6 桔梗10 枳殼10 柴胡15 黃芩12 法半夏10 太子參10 茯苓20 陳皮10 蒼術10 厚樸10 干姜6 細辛3 五味子3 蟬蛻6 僵蠶10 蘇子15 +射干10 郁金20 枇杷葉15 蘆根30—祛濕熱利咽止咳 + 茵陳20 紅景天10 靈芝10 合歡皮15 —祛濕熱安神 4付 1付服用1天半,每日2次 【臨證思考】 寒熱錯雜夾痰飲咳嗽方脈滑弱,舌淡苔薄白黃膩。 諸癥改善,現在僅有偶爾咳嗽一次黃痰。其在餐館工作,但近日油煙刺激后沒怎么咳嗽。胃偶爾脹,爬坡爬樓仍氣緊。大便條形。 入睡仍困難,進一步問診得知,女兒最近在住院,經常擔心女兒病情,焦慮擔心較重。 +黃連3 黃柏3 烏梅10 巴戟天10 貫葉金絲桃20 桃仁10 合用連梅飲緩解焦慮。4付 脈滑弱,舌淡紅齒痕苔薄白。 入睡改善,受涼則咳,大便正常。激素藥每日吸1次。咽喉略紅。 濕熱已去,苔不膩,且有齒痕了,氣虛較明顯。 去黃連、黃柏,太子參+→20g,+黃芪20g 增強補脾肺氣虛之效果。 患者上診服藥后感覺良好,自己直接停了激素吸入2周。 停藥后偶爾咳嗽,日2-3次,少許白黃痰,胸不覺悶。 復診主要是近2周下陰瘙癢,白帶黃,無皮疹。大便正常,口不干苦。入睡可。鼻不塞。 脈滑弱略數,舌略紅苔右側苔薄白黃膩。 【臨證思考】 患者下陰瘙癢,為濕熱下注引起,可能與上診加入了黃芪導致氣機有點壅滯生濕熱有關,也可能是停了激素藥后身體的異常反應。 脈滑弱,舌淡紅略胖苔薄白根部略黃。 下陰不瘙癢了,白帶仍略黃較多。大便成形。偶咳1-2聲。 【臨證思考】 上診服后,白帶不黃,無下陰瘙癢,停中西藥物1周,上午晨起偶有咳嗽1-2次,少許淡白黃痰,咽喉不紅,無痰滯感。 脈滑弱,舌淡胖齒痕苔薄白。 續服上方4付,鞏固療效 回訪得知,停藥3月余,哮喘未反復,偶爾咽喉不適清嗓咳一兩下,沒有吃中西藥物,目前自覺狀態良好。 寒哮方麻黃10 桂枝10 白芍20 茯苓10 炙甘草10 射干6-10 干姜10 細辛6 五味子6 紫菀10 款冬花10 厚樸10 杏仁10 桔梗10 法半夏10 太子參10-30 蟬蛻6 炒僵蠶10 徐長卿10 蘇子15 炒白芥子6-10 荊芥10 白前15 主治:哮喘,外寒里飲,寒痰濕邪為主者。癥見:咳嗽頻繁,痰白粘或稀泡,喉中哮鳴有聲,胸悶氣緊,躺下加重??诓桓苫蚩诟上矡犸嫞芎又?,或有惡寒,噴嚏,流涕等表寒證,舌苔白潤滑,脈弦緊或浮緊或沉弦緊。 常用加減: 咽略紅+柴胡15 黃芩6 射干6-10 郁金10 枇杷葉15 咳劇烈暫時止咳+百部15 鼻鼽或鼻后滴漏+附片6-10 炒蒼耳子6 烏梅10 蟬蛻6 當歸6 熟地6 熱哮方蜜麻黃10g 杏仁10g 生甘草6-10g 石膏20-50g 桃仁10 蘇梗12 蘇子15 萊菔子15 炒白芥子9 柴胡15 黃芩10-20 法半夏10 蒼術10 前胡10 枳殼10 桔梗10 茯苓20 赤芍20 瓜蔞殼15-30 浙貝母10 蘆根30 冬瓜子30 薏苡仁30g 加減: 喘促較甚+蟬蛻10 炒僵蠶10 姜黃10 大黃6 地龍10 炒葶藶子15 便秘較重+大黃6-10 芒硝6-10 主治:哮喘,痰熱較重者。癥見痰黃粘,咳吐不利,口干口苦,喉中痰鳴聲明顯,鼻翼煽動,呼吸音氣粗明顯,舌紅苔黃膩或燥,脈弦、滑、數有力。 按:《中內》的熱哮用的是定喘湯,那個方我自身體驗不太好,主要有白果,對于痰濕熱較重的人,很容易收斂邪氣,痰更不好排出,而且方子整體效果太弱了,這個熱哮方就是我平時治療痰熱咳嗽肺部細菌感染較重的方,是麻杏石甘、三子養親湯、千金葦莖湯、柴苓湯的合方,也是學自呼吸病名醫李智先生的經驗,治療熱哮,痰熱咳嗽的效果個人感覺是遠超定喘湯的。 這兩個方比較簡單,方解就不寫了,看不懂可以問deepseek等a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