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去了南溪橋之后,就有留言叫我去中正橋。我是有聽大家的話的,只是由于種種原因啦,一直沒時間,又或者去了其他地方,最近終于有時間去了,去了禮樂市場,打算開個導航去,才發現沒有這個地方。。。 什么古橋啊,導航都沒定位的,我是不是被坑了,想找人問,但是天太熱,路上都沒什么人,于是我們又在南溪橋,東仁村那里兜來兜去,一直找不到。后來我突發奇想,在微信上搜看看有沒有這座橋,還是叫正中橋?不是這個名。 這個思路是正確的,果然在微信上我看到一篇寫禮樂中正橋的文章,原來這座橋在威西村和威東村之間。于是我們又出發,在威東村找到了一條河,沿著河兜進去,兜著兜著發現沒了路。。。河也不見了。又掉頭出去,從河的另一邊兜進去,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經過彎彎曲曲的小河,都沒有看到橋,就在我們轉頭出去時,哎,那邊不就是古橋嗎?找到這座橋的過程相當神奇。 做人做事都是這樣的,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時你費盡心思去做一些事情,反而無功而返,有緣的話總能達到的,沒緣分的話怎么做都沒用。所以有些事情不能強求。 這座橋同跨龍、南溪橋看起來都差不多,唯一的不同就是這座橋分隔開了威西,威東兩條村,其他兩座橋都沒有這樣優越的地理位置。這座橋的名字也相當響亮,中正中正,有一種很宏觀的平衡感,自然讓人想到一個人的名字,懂的都懂,不說出來了。 中正,原意就是不偏不倚,如果作為一座橋,肯定不能偏向威東,也不能偏向威西,這就是公道,不然兩條村的人都有意見。如果作為一個人,什么叫做中正,就是公平清正,不偏私。最近我無意中聽到一首歌,讓我非常震撼,我一直循環播放了兩日了 ,《廟堂之外》,應該可以描述一下什么是普通人的“中正”,不過我們又有幾多人做得到呢?人在社會,為了生存,有太多的無奈,有幾多人能始終如一,保持中正呢。 但我們生而為人,至少應該要有這樣一個意識,有機會的話肯定要去為社會做一些事情,為廣大人民群眾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只為了自己的私欲而沉淪。人都是在社會中生存的,我們總不能時時刻刻都只為了自己,有能力就去幫下別人吧,我們應該要保持一種悲憫,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最近我在忙一個工作,要用腦的,不知道是不是看短視頻看壞了,什么都想不出來。。。又或者我根本就沒有腦子,但是都要工作的,不然怎么生存。“有人前程已萬丈,有人螞蟻爬高墻”,沒辦法的,草臺班子也要上去舞一舞,你不舞別人就去舞了。你又不想別人舞到你面前,就只能自己努力去占據舞臺的一寸地方。不過寫一下推文先,這是讓我非常享受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工作很煩的時候都喜歡寫文章,寫推文,寫日記,能夠讓自己慢慢恢復思考的能力。 ![]() ![]() ![]() ![]() ![]() ![]() ![]() ![]() ![]() ![]() ![]() ![]() ![]() ![]() ![]() ![]() ![]() ![]() ![]() ![]() 小橋流水,還有撐傘的美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