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之曾對自己的書法有很高的評價,他認為自己是超越了其父親王羲之的。先不管是否真的超越了,單說他性格當中的這種自信,就已經在王羲之之上了,因為王羲之所處的時代,知識分子的內心是十分壓抑的,王獻之有這份自信,說明其骨子里已經突破了其父輩文人的那種內斂與含蓄。我們常說字如其人,王獻之這種豪放灑脫與自信的個性,就注定其書法會與王羲之有所不同。 ![]() 而后世對王獻之書法的贊美,主要體現在草書方面,尤其是對其“一筆書”、“外拓”筆法等方面,很多書家認為確實是在王羲之書法基礎上的進一步延伸與突破。這種突破使書法在外在的“形質”方面,給人以更加爽朗與瀟灑之感,這與王羲之書法中的平和、中庸之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在東晉以后近百年的時間內,王獻之書法確實比王羲之更受歡迎。 ![]() 但是這種影響力并未持續太久,長期來看,學王羲之的人還是最多的。時間是最好的篩選方式,不是王獻之的書法不夠優秀,而是王羲之的書法在綜合的方面是后世難以超越的。也就是說,王獻之的超越,僅僅停留在某個方面,他只是在王羲之基礎上更加瀟灑、更加妍媚而已,就好像顏真卿書法在王羲之基礎上更加質樸厚重,歐陽詢在王羲之基礎上更加瘦硬嚴謹是一個道理,他們的超越僅僅停留在某一個單項,但是我們并不能因此就說他們是超越了王羲之的。 ![]() 因此,王羲之作為一位面面俱到的綜合型的書法家,其書法中所體現出來的內涵與氣韻以及筆法的豐富,后世書家是難以超越的。王獻之的超越,只是自我性格及時代因素共同疊加在書法外形方面的某種新風,但是本質上來說,還是在王羲之之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