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攝影” ,學習基礎入門知識 攝像基礎教程持續更新中…… 前面三期文章講解了拍視頻一些基礎知識,基本都是單個鏡頭的拍攝,今天我們講講在一個動態的場景中的拍攝知識。 “場面調度”這個術語來自法語,愿意是指“擺在合適的位置”或“放在場景中”,導演要通過場面調度完成一個拍攝場景的設計,包括人物的調度、攝像機的調度。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演播室錄制的一個電視節目中,需要用多少臺攝像機拍攝,每個攝像機擺放在哪個位置,人物坐在哪個位置,面朝哪個方向,人物出場時走怎樣的路線,攝像機按照怎樣的軌跡運動,這些都屬于場面調度。 對于影視劇而言,場面調度會更加復雜。要講清楚一個故事的發展,揭示出人物的情感變化,還要兼顧視覺上的美感。如果場面調度不合理,就會影響觀眾對畫面內容的理解與欣賞。 這里的運動,既包含被攝主體的運動,也包含攝像機的運動。
軸線是在視頻拍攝場景中假想出來的一條界線,主要是為了保證多個分鏡頭之間方向的合理性,以免觀眾方向混亂。 三個機位均在軸線同一側拍攝,拍出來的畫面中,汽車都是從右向左行駛。 ①運動軸線:物體運動時,沿著運動方向延伸出來的一條軸線。 例:汽車在向前行駛,運動方向就是軸線方向。 ②關系軸線:多個物體之間連接的軸線。 例:兩個人面對面處于同一空間,它們的連線就是關系軸線。 ③方向軸線:主體及其行為具有明顯方向時,假想出來的軸線。 例:一個人看向遠方,他的視線就是軸線。 案例:電影《夏洛特煩惱》 ![]() ![]() ![]() 兩個人面對面吵架,就產生了一條關系軸線。 所有的鏡頭始終在軸線的一側拍攝,畫面中學生在左、老師在右。 如果越軸拍攝,觀眾就會看到兩人的左右位置不停變換,造成視覺混亂。 ①禁止越軸: 視頻拍攝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不能越過軸線拍攝,也可以說不能越過軸線剪輯。第一個鏡頭在軸線左側拍攝,第二個鏡頭也必須在軸線左側,絕不可越過軸線跑到右側拍攝。 ②如何越軸: 為了多方位多角度的表現,有時候必須要到軸線另一側拍攝,這時候可以用以下兩個方法處理越軸問題。
在軸線上拍攝的鏡頭,沒有明顯的方向性,叫做中性鏡頭。中性鏡頭可以作為越軸的緩沖。比如先在軸線左側拍攝,再到軸線上拍攝,然后到軸線右側拍攝。
使用一個完整的鏡頭,拍攝下越軸的過程,讓觀眾能清晰地看到人物位置發生的變化,從而不會出現方向錯亂的感覺。 案例:電影《招魂》 ![]() ![]() ![]() ![]() ![]() 兩個人在向前行走,就產生了一條運動軸線。 前面的鏡頭(圖1、2)始終在軸線的一側拍攝,畫面中兩個人始終在往左運動。 如果越軸拍攝,觀眾就會看到兩人一會兒往左一會兒往右,造成視覺混亂。 導演插入了一個中性鏡頭(圖3)。并在中性鏡頭中讓人物往右運動(圖4)。此后攝像機就移到了軸線的另一側拍攝,畫面中人物往右運動(圖5)。 |
|
來自: 新用戶2695WSE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