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汗要祛濕 腳在身體最下端,中醫說:濕邪趨下,濕氣最愛往腿腳跑。腳汗多的人,往往是下焦濕氣太重,濕邪像積水一樣把津液逼出來,腳就總潮乎乎的,甚至發臭。這時候得把濕氣清出去,濕沒了,汗自然就少了,所以要祛濕。 參考:四妙芄,清利下焦濕熱;若濕濁偏重,可選用二妙芄,燥濕之力更專。 ?手汗要溫陽 手對應上焦和脾胃,手心是脾胃經循行的地方。手汗多,尤其是手心老出汗,常是陽氣不足。比如脾陽不夠,沒法管住津液,津液就從手上漏出來。溫陽能補脾胃的陽氣,像給津液加個開關,守住了就不汗多了。 參考:理中湯,溫補脾陽 ?冷汗要扶陽 冷汗是啥?就是汗是涼的,還常跟著怕冷、手腳涼。這是陽氣太弱了!陽氣像身體的小太陽,能溫煦和鎖住津液。陽氣虛了,鎖力差,津液漏出來成汗,又因為沒陽氣溫煦,汗就冷冰冰的。扶陽就是補陽氣,把小太陽燒旺,汗自然就不涼了。 參考:桂枝加附子湯,溫陽散寒、固表止汗 ?熱汗要清營 熱汗是汗熱乎乎的,甚至黏糊糊,還可能伴口干、煩躁、臉紅。這是熱邪鉆進了營分。中醫里營分是管津液和血的地方。熱邪在營分里搗亂,逼著津液往外跑,就成了熱汗。清營就是把營分里的熱邪清掉,熱退了,汗就正常了。 參考:清營湯,清除營分熱邪,阻止熱邪逼迫津液外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