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民間神仙文化備受矚目,甚至與電音、激光等結合形成了“賽博游神”奇觀。老百姓一手提著雞,兩腳蹦著迪,在”世子天團”身后虔誠地跟隨,場面十分壯觀,堪稱互聯網流量吸鐵石。 而在海外,中國神仙也并非無人問津,甚至有的還吸納了大量忠實信徒,日子“滋潤”得多。比如越南的村社,每當“禮會”之日,全村的人都會聚集在一起祭祀城隍,從獻祭到恭讀、焚燒祭文,每個流程都十分講究。 而每個月的朔望,人們也會例行拜神,這種頻率在國內大部分地區已經非常少見。 ![]()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中國有哪些神仙出了海?他們又過得怎么樣? ![]() 熱門編制神仙,中外通吃 想搞清楚這些,就需要初步了解中國神仙體系。從周代起,官方祭祀就將“超自然”的存在分為“天神、地祇、祖鬼、物魅”的等級,其中天地日月、黃河與長江、泰山等自然神,一直地位尊崇,而精魅則地位較為低下。 經過長時間的細化與豐富,再加上道教的出現、佛教的傳入,如今中國神仙的數量級已經非常驚人,“出國駐扎”的神仙也紛繁復雜。 ![]() 加利福尼亞州的道教廟宇 圖:Wikipedia 為方便理解與梳理,我們不妨將這些神仙大體分為三類:一類是“編制內熱門崗”,一類是“編制內邊緣崗”,還有一類是徹底沒“編制”的。 神仙也有編制?不僅有,而且需要擠破了頭去“考”。 清代袁枚所著《子不語》記載了一則《狐生員》的故事:一個官員夜宿時遇到趕考的狐貍,聽那狐貍介紹,群狐每年都要參與泰山娘娘舉辦的考試,“取其文理精通者”,考過了就是生員,考不過就是野狐學渣。只有生員有資格修成神仙,野狐則一直都是小妖。 由此可見,至少在明清時期,神仙采用的是“準入制”。誰批準呢?故事里是泰山娘娘,也就是道教的碧霞元君,是與南方媽祖齊名的頂級女神仙。 ![]() 泰山碧霞祠 圖:Wikipedia 而在現實中,神仙的“編制”就是歷代官方信仰體系。除了天地等“標配”外,每個時代的祭祀名單都有不同,他們或來自佛道,或是歷代官方追捧的忠臣良將,被官方認可,甚至接受官方祭祀。 如今,雖然沒有“官方祭祀”一說,但中國神仙“熱門崗”依舊存在,而且他們的影響力早已不局限于國內,在東南亞與日韓地區也吃得很開。 ![]() 在加拿大也得迎財神 圖:壹圖網 其中,天后(媽祖)、關公(關圣帝君)、文昌帝君、太歲就是代表。 天后與關公雖不是CP,但在海外都是熱度top,而且經常同時出現。比如日本著名的福濟寺、崇福寺,香火最旺的便是媽祖堂與關帝廟。在馬來西亞登嘉樓州,三座天后廟宇全部供著關帝。 ![]() 崇福寺內供奉的關帝像 圖:長崎觀光 ![]() 日本橫濱市關帝廟非常氣派 圖:壹圖網 兩位大神之所以如此重要,還是因為他們選對了賽道。 天后也稱媽祖,是由歷史人物林默娘神化而成的神仙。據說林默娘生前是一位有名的巫者,能預知吉兇,常常用舟楫救助海上遇險者,甚至因救險而死。人們將她奉為海上守護神,保佑沿海百姓與出海客商的安全。 出海經商,安全是第一要務,因此中國媽祖的供奉者雖然分布區域局限在南部沿海,但架不住“粉絲忠誠度”高。 福建有的派出所甚至設置了“媽祖評理室”,里面畫著媽祖神像,就在神像旁邊調解。據說見到媽祖以后,大家臟話沒有了,禮貌出現了,調解員的工作難度也直線下降了。 ![]() 圖:網絡 東南亞眾多國家與日韓都與海洋臨近,作為“航海者有禱必應”的大海之神,媽祖信仰自然遍地開花。在馬來西亞的27個興安會館,最頂層均設有媽祖供奉場地,以供華僑敬拜。 而在2001年,新加坡耗巨資大規模修復天福宮,并獲得“教科文組織亞太2001年文化遺產古建筑獎”。這座萬眾矚目的天福宮,供奉的主神便是媽祖。如今前去參拜的不僅有華僑,還有大量當地人。 ![]() ![]() 新加坡天福宮的天后和關公 圖:wikipedia 而關圣帝君的“垂直領域”,在于發財。 關圣帝君即關羽,原本是流行于荊楚地區的武神,因其忠勇的特質被數個朝代所認可,在南宋抗金戰爭中,作為戰神吸粉無數,明代又因嘉靖帝出身荊楚而得到大力追捧。 ![]() 泰國版的大大大關羽雕塑 圖:壹圖網 到了清朝,關圣帝君已經成為了橫跨儒釋道、堪比萬事屋的全能型神仙,其中一個“兼職”便是水神。由于古代商船走水路,“水財不分家”,關帝也就順勢攬下了財神業務。 在當年福建、廣東華僑下南洋時,他們的目的多為求財,財神關公自然必拜。有趣的是,東南亞對關羽的祭祀形式不僅限于廟中叩拜,還開發出了不同的“玩法”。 ![]() 馬來西亞吉隆坡關帝廟 圖:壹圖網 比如印尼每到春節會在廟前舞黃、紅、藍三色獅子,分別代表劉備、關羽與張飛,開創了桃園結義的續集——新年結義。 媽祖與關圣一個管平安,一個管賺錢,從中就可以看出海外信仰中國神仙的標準——實用,實用,還是實用。 從這一標準出發也就不難明白,管學習的文昌帝君、管吉兇的太歲星君,為何在海外也會受到追捧了。 ![]() 冷門大神,外國吸粉 就在熱門大神混得風生水起時,一些編內的冷門神仙卻在國內幾近消亡。 他們有的本是大神的“跟班”,地位不高; 有的原本是廣泛祭祀的神仙,但如今傳播范圍急劇縮小,如蔣子文在南北朝時期廣受推崇,甚至出現了蕭寶卷拜“蔣侯”而放任亡國的荒唐事,現如今只在南京地區受到崇拜。 ![]() 雖嗜酒好色,但自謂己:“骨清,死當為神” 很有自信的 圖:Wikipedia 但天無絕仙之路,到了海外,這些冷門神仙搖身一變,成為了頗受歡迎的一二線神仙。 其中最具爽文情節的,當屬千里眼與順風耳。這哥倆誕生于上古時期對超強視力與聽力的渴求,但一直沒啥地位。明清時代已經淪為《封神演義》中的妖怪之流,只能在神仙打架中起到信息收集作用。 如果硬算,二神也算編制內成員,他們經常作為耳聰目明的象征,被安排給各路大神當護法神,地位相當于董事長身邊的隨行保安。 他們命運的轉折,在一次“出差”。前面曾提到,媽祖隨著移民的傳播,成為全世界頂級海洋大神,而媽祖的護法神,也有千里眼與順風耳。 ![]() 一左一右,層級一下子不一樣了 屬于是高升 圖:壹圖網 巧就巧在,他們與移民的顆粒度對齊了——在海上航行,視覺與聽覺都極為重要。 因此,二神受到了海外僑胞與東南亞人的熱烈歡迎。據不完全統計,在馬來西亞56個廟宇中,供奉有千里眼與順風耳的多達30個。 你甚至還能在東南亞找到他們的“合體升級版”——柳金圣侯。即千里眼金將軍與順風耳柳將軍合為一體,同時具備超強視聽能力的融合神。 這說明他們已經逐漸脫離護法神的尷尬身份,走上了獨立成神的路線。 而保生大帝與清水祖師,也是一對逆襲CP。 這二位本是官方認可的神仙,在明清時代也算熱門,因此隨著移民潮流入海外。他們沒有經歷過中國近現代各時期,熱度沒有冷卻,在國外是躋身熱度前三的神仙,與關圣帝君平起平坐。 ![]() 越南版保生大帝 圖:壹圖網 這兩位神最主要的業務是保佑健康。保生大帝的原型吳夲(音同“濤”)是位名醫,保生大帝因此被尊為醫神;而清水祖師陳普足也在生前施藥救濟,四處行醫。 ![]() 馬來西亞檳城的保生大帝像 圖:Facebook 除了保佑健康的神,海外華人聚集區還信奉福德正神。這名字聽著唬人,實際上就是中國的土地神,他在各文藝作品里被塑造成了行走的指路牌,地位很低;但在海外,卻搖身一變,成為大廟宇的主神,二郎神都得排他后面。 ![]() 春節要拜拜土地公啦(泰國) 圖:壹圖網 這三個神明的海外升職,共同折射出了那個華人下南洋的艱苦時代。他們漂泊在外,生活條件差,生病時無人照料且影響勞動,因此常拜兩位醫神保佑健康。 而背井離鄉的華人們也無比思念家鄉,所以福德正神就成為了他們的心靈寄托——即便雙腳無法踏上那片熱土,拜拜家鄉的土地神也是好的。 久而久之,華人形成了大規模同鄉互助的現象,供奉這些神明的地點,也就成為了華人在外國的早期救濟中心與墓園,日本萬福寺、馬來青云亭神廟都具備了醫療、供奉、祖墓、議事決策的多重功能。 ![]() 馬來西亞最古老的華人廟宇-青云亭 圖:壹圖網 這些神仙陪伴著他們渡過難關,關照著家族祖先們的靈魂,見證著一個個重大事件與決策的發生,華僑對神仙感情深是順理成章的。 這種熱愛也感染到了當地人,原本東南亞、日韓與中國的文化隔閡就小,信起來也是相當絲滑。 ![]() 編外神仙,外國上岸 在刻板印象里,沒有編制的神仙一律是“妖怪”,但實際上,有很多民間供奉卻不被官方認可的神仙,供奉這些神仙的祠廟被稱為“淫祠”(“淫”的本意是泛濫、過多)。 淫祠未必邪惡或無用,只意味著祠廟不在祀典之內。 比如山西娘子關的妒女祠,傳說是紀念介子推的妹妹,她為民請命,呼吁縮短寒食期,不惜自焚而死。唐高宗經過妒女祠附近時,甚至一度猶豫是否要遵守“不許華服過祠”的習俗,說明淫祠也具備相當的信仰力量。 現如今,不少無編制的神仙漂洋過海,卻意外被扶正了。 其中最有名的,當屬狐神的淫祠,在唐代有“無狐不成村”之說,可見其流行。而隨著中國文化的遠揚,狐神、天狐、九尾狐等傳說流入日本地區,又因狐貍在古代日本諧音“御饌津神”,令狐貍與稻荷神產生了關聯,因此稻荷神也被稱為“三狐貍神”。 稻荷神代表了豐收,是日本正兒八經的大神,狐貍也因此成為了日本文化的重要元素。即使沒去過日本的朋友,也可能會在動漫作品中感受到他們對狐貍的熱愛。 ![]() 《火影忍者》中的九尾狐 而在東南亞,虎爺的信眾數量也絕不亞于其他神仙。所謂虎爺,其實就是道教神仙常騎的老虎。每到端午節,人們相信趙公明會騎著老虎降服五毒,有時也會省略趙公明,直接將老虎作為鎮壓五毒的主體。 ![]() 清代金錢虎鎮五毒圖畫 于是,老虎擁有了驅邪避災、守護平安的寓意。越南人信奉五虎神,即黃、白、黑、赤、青五只老虎,對應陰陽五行,可見五虎神與中國文化的淵源。 ![]() 越南五虎神將 海外的超高待遇,都是這些神仙應得的。外國人信仰中國神仙,是因為這些神仙本就來自人性,人的愿望與欲望,不分國籍。 而華人華裔信仰中國神仙,則是一種心理上的借力。信仰將海外華人擰成了一股繩,在他們咬牙前行的時候回頭望,即使是沉默的神像,也能令他們想起遙遠的家。 END 本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環行星球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