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位于我國東部沿海中部,東瀕黃海,面積約10.72萬平方千米,居全國第二十四位。 江蘇省整體地勢低平,以平原為主,包括黃淮平原、江淮平原、濱海平原、太湖平原等。江蘇河川交錯,水網密布,長江橫穿東西,大運河縱貫南北。全國五大淡水湖,江蘇得其二,即太湖和洪澤湖。 ![]() 從空中看江蘇南部這些古城,形狀并不一致,面積差異也較大,沒想到江南也有如此雄城。 有沒有一種方法,快速鎖定這些古城的面積呢?我們用Bigemap pro這款軟件,航拍江蘇這些古城,并自動測算一下面積是多少。 【南京古城】 江蘇省會南京,位于江蘇省西南部,地處長江下游中心,南北長東西窄,面積6587.04平方千米。 ![]() 圖-南京(圖源:Bigemap pro) 南京屬寧鎮揚丘陵地區,以低山緩崗為主,低山、丘陵、崗地約占60.8%,平原、洼地、河流、湖泊占39.2%。鐘山是寧鎮揚丘陵的支脈,主峰海拔448.9米,是南京的地理最高點,有“鐘山龍蟠、石頭虎踞”之稱。 南京龍盤虎踞,萬里長江穿城而過,棲霞山、牛首山、幕府山、獅子山、清涼山、雞籠山環峙城區,秦淮河、玄武湖、莫愁湖星羅棋布。 ![]() 圖-南京古城內城(圖源:Bigemap pro) 南京古城西臨長江,東依鐘山。明朝南京城,有四重城墻,由外向內分別為:外城(郭城)、內城(京城)、皇城、宮城。其中外城河內城形狀都不規則,是根據山川、河流走勢和軍事防御的需要修筑的,可謂人窮其謀,地盡其險,天造地設。 外城(郭城)將鐘山(紫金山)包含在內,周長60千米,面積約230平方千米。 內城(京城)東傍鐘山,西據石頭,南憑秦淮,北控后湖,周長35千米,面積約55平方千米。 ![]() 圖-計算南京古城內城面積(圖源:Bigemap pro) 南京內城是不規則圖形,很難根據距離計算出準確面積,但用Bigemap pro這款軟件,我們只需要在外城邊緣點擊幾次,就能自動顯示面積,不僅面積,海拔、經緯等信息也同步顯示。 【蘇州古城】 蘇州位于江蘇省東南部,地處長江三角洲中部,面積約8657平方千米。蘇州西抱太湖,北依長江,地勢低平,河流縱橫,湖泊眾多,河流、湖泊、灘涂面積占比超過1/3。 ![]() 春秋時吳國都城為吳城,在太湖東側,大致就是今蘇州古城的位置。 越滅吳后,重修太湖東側的吳城,此后這里一直是吳越地區的核心城市。秦滅楚后,設會稽郡,首府在吳城(姑蘇)。 歷朝的吳城不斷擴建和修繕,到南宋時,平江府城周長13千米,面積達9.5平方千米,在今蘇州古城內。 ![]() 圖-蘇州古城(圖源:Bigemap pro) 現存的蘇州古城,呈不規則梯形,位于江蘇蘇州姑蘇區,周長17千米,面積14.2平方千米,外有寬闊的護城河。 【常州-淹城】 常州位于江蘇南部,在江蘇長江以南五市中居中,面積4372平方千米。 ![]() 圖-淹城遺址1(圖源:Bigemap pro) 常州地勢西南略高、東北略低,西南部為天目山余脈,西部為茅山山脈, 北部為寧鎮山脈尾部,中部和東部為寬廣的平原。 淹城遺址位于江蘇常州武進區,是春秋時吳國的一個軍事城堡。淹城東西長850米,南北寬750米,從外向里,由外城河、外城、內城河、內城、子城河、子城組成,形成三河三城的布局,三條護城河是貫通的。 ![]() 圖-淹城遺址2(圖源:Bigemap pro) 外城為不規則圓形,周長近2500米。內城(里城)近似方形,周長約1500米。子城(王城)位于城內中部偏北,近方形,周長500米。 古城池大多一河一城,少數是一河兩城,極少數是兩河兩城,淹城三河三城的布局絕無僅有。 【無錫古城】 無錫位于江蘇省東南部,地處長江與太湖之間,南瀕太湖, 面積 4627.47 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 3724.98 平方千米、水域面積902.49 平方千米。 ![]() 無錫以平原為主,星散分布著低山、殘丘,最高峰為黃塔頂,海拔611.5 米。 無錫古城呈龜背狀,有4座城門和3座水門,包括:靖海門(東)、望湖門(南)、試泉門(西)、控江門(北)。 ![]() 圖-無錫古城(圖源:Bigemap pro) 無錫古城是座水城,城外有護城河(弓河),城內還有一條南北走向的直河(弦河),從中間將城池一分為二,直河的兩側還有一些東西走向的運河,這些河流看起來像龜背上的條狀花紋。不過如今護城河只剩一半,中直河及支流已經全部填平改建道路。 【南通古城】 南通位于江蘇東南部,地處黃海之濱,南臨長江,在長江口北岸,面積8001平方千米。 ![]() 圖-南通的位置(圖源:Bigemap pro) 南通三面環水,形似半島,除長江邊狼山一帶為山丘外,其余為平原。南通地勢低平,自西北向東南略有傾斜,大部分地區海拔為2-6.5米。 958年(后周顯德五年),通州(南通)筑古城,護城河名為濠河。 ![]() 圖-南通古城(圖源:Bigemap pro) 1598年(明朝萬歷二十六年),通州(南通)城的南面增筑新城,次年完工。新城亦四面環水,原來的濠河由口字形變為日字形,長約10公里,呈倒置的葫蘆形狀環抱,最寬處215米,水波浩淼,極似湖泊;最窄處僅10米,又似絲帶彩練。 每一座古城,都是一部刻在大地上的史書。江蘇這些古城,不僅具有考古價值,也是華夏文化的一部分,大家有時間可以去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