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在這個喧囂浮躁的時代,我卻越來越向往古人淡泊寧靜的生活狀態(tài)。 古往今來的文人雅士,詩詞歌賦信手拈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們的居所,都有一間相當(dāng)雅致的書房。
書房,是一個沒有功利之心的小空間,讀書人在其中靜心讀書,而讀書是滌除塵慮的一個方式。
書房,不單單只是讀書之所,更是心靈的棲息之地。
古人的書房,在方寸之間,涵蓋了天地之意,蘊藏了四時之境,一切從簡,這個簡,是簡約,而非簡單。
書房之器,不僅要實用,更是主人審美的載體,盡顯主人的情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書案、桌椅、書架,或是古樸溫潤的紫檀木,或是沉靜溫雅的花梨木。不張揚 ,不浮夸,線條簡練,盡顯自然寧靜之美。 書房,是墨香與書香的交織。書桌上,文房四寶——筆墨紙硯,靜置于案頭。書架上,整齊地陳列著經(jīng)史子集,詩詞歌賦。
另外一方案頭,悉心養(yǎng)著一盆菖蒲,幾塊奇石,與墻體一起,宛若一幅渾然天然的圖畫。
與之相映的墻上,掛著一幅極簡的文人水墨畫,只寥寥數(shù)筆,便勾勒出悠遠的意境。
古人的書房之境,多為君子之風(fēng)。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知音樂琴,學(xué)者談詩,文人樂書,雅士擅畫,靜者知香,動者喜酒,清者禮茶。
山、水、琴、詩、書、畫、香、酒、茶,符合古代器物厚重的歷史氣質(zhì)。
書房里的一器一物,無一不顯露主人的品味與追求。一桌一椅,盡顯樸素優(yōu)雅;一花一木,盡顯生動氣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李漁在《閑情偶寄》中寫道記:“器玩未得,則講夠求;及其既得,則講位置,位置器玩與位置人才同一理也,有才不善用,與空國無人等也,他如方圓曲直,齊整參差,皆有就地立局之方,因時制宜之法。” 李漁認為,如何歸置器物是一門大學(xué)問,所以“擺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主人沒有好的好的格局,生成的情境也就無味無趣了。
器物地歸置,不僅在表象之美,同時也講究意境之美。不僅要有曲徑通幽之境,還要有豁然開朗之感。不僅有自然之大氣,還要有不拘一格的禪風(fēng)意境。
書房里的一器一物,不僅為書房平添了幾分雅趣,還可陶冶情操;不僅可以以物銘志,還可抒發(fā)感懷。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書房之用,不能止于讀書,還要“養(yǎng)氣”。 每天抽一點點時間于此獨處,或是焚香靜坐,或是讀書品茗,或是撫琴撥弦,亦或是靜坐冥想。
隔絕了外界的喧囂,心靈便得以沉靜下來。 明代陳繼儒在《小窗幽記》中有言:“余嘗凈一室,置一幾,陳幾種快意書,放一本舊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揮塵,意思小倦,暫休竹榻。餉時而起,則啜苦茗,信手寫漢書幾行,隨意觀古畫數(shù)幅。心目間,覺灑灑靈空,面上俗塵,當(dāng)亦撲去三寸。”
一間干凈的屋子,幾本讓人愉悅的書,一本舊的字帖,隨手寫幾筆篆隸,抬眼便能看古畫。如此,心和眼都能感到空靈灑脫。
“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在書香墨香里,靜觀己心,面對自我,與天地之精氣相往來。
如此,書房,便成了一方凈土。它不僅承載著主人的生活美學(xué),更可以安頓靈魂,滋養(yǎng)浩然之氣。
書房之美,在其意境。造境之器物,望之心平氣和,用之順心順手。這便是中國五千年來,深厚的文化底蘊之體現(xiàn)。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作者簡介:青絲綰,多平臺簽約作者,中國散文學(xué)會會員。以一箋素紙記流年,在一杯老酒里,飲浮沉往昔。以一支素筆寫紅塵風(fēng)雨,把千言萬語,書寫成一闋歸雁南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