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食是養生保健的秘訣,吃粥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吃粥,也就是吃稀飯,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至今的飲食習慣,也是中國人最重要的飲食養生之道。 宋代陸游做詩贊嘆食粥: 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眼前, 我得長年養生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稀粥是屬于半流質的清淡飲食,在煮粥時一定要強調四個字:“稀薄粘稠,”既不能煮得太稀如水,又不能煮得成了厚稠的干飯。喝粥的好處在于,不但補充了人體的需水量,同時稀粥清香,容易消化,充饑養胃,補脾益氣,是男女老少皆宜的養生健康飲食。 由于粥性清淡,得天地中和之氣,能補益肝臟氣血。 佛經上說,食粥有五種功德: 1 善除饑 2 善除渴 3善除宿食 4大小便調適 5 善除風病 所以寺院中食粥時常念: 粥有十利,饒益行人,果報無邊,究竟常樂。 中國很早就有食粥可以延年益壽之說,粥的養生延壽作用,已經被歷代養生家所證實,歷史上很多長壽的人,多與吃粥有關系。中醫上說,食粥可以: 1 治虛 2 強陰 3 壯骨 4 生津 5 明目 6 溫養胃氣 7 增長智慧 粥養胃的功效尤其是排在了第一。所以在古書《起居飲食譜》中說:“粥食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病人老人宜煮粥食,粥養最宜。” 清代著名養生家曹庭棟,一生對食粥養生很有研究,體驗特別深,一直活到90多歲,還把自己食粥延年益壽的經驗寫在《老老恒言》一書中,記載了100種粥,他深有感觸地說:“粥饒益人,老人尤宜。老年人可以整天食粥,不管幾頓,饑餓了就吃,能強身健體,還能享高壽。” 現代有不少百歲老人,大多都有食粥長壽的寶貴經驗。活到110歲的著名書法家蘇局仙,其延年養生法是一日三餐進粥。107歲的大畫家朱屹瞻,始終保持早晚吃粥的飲食規律。活到108歲的湖南桃江縣范香秀老人,一日三餐愛吃稀粥,尤其愛吃綠豆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