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中藥名方——陽春白露丸 白癜風在中醫范疇中多歸為 “白駁風”,其發病核心病機與氣血失和、肝腎虧虛、脾胃虛弱密切相關,尤其當肝腎陰虛則精血不足,不能濡養肌膚;脾胃虛弱則氣血生化無源,肌膚失養而白斑顯現,若兼夾風熱之邪或瘀血阻滯,更會加重病情。陽春白露丸針對上述病機,以 “扶正祛邪、標本兼顧” 為治則,通過調補臟腑、清熱散邪、活血通絡,實現對白癜風的辨證治療。 組成: 附子、干姜、制半夏、五味子、人參、生地黃、黃芩、當歸、川芎。 方解:從方藥組成解析,此方配伍精妙,兼顧扶正與祛邪。君藥以人參大補元氣、健脾益肺,助脾胃運化以生氣血,為肌膚濡養提供本源;附子、干姜辛熱溫陽,既能溫補腎陽、助肝腎氣化,又可溫中健脾,改善脾胃虛弱之態,與參類合用共奏溫補臟腑、扶正固本之效,針對肝腎陰虛、脾胃虛弱之本。臣藥中生地黃滋陰涼血,既可平衡附子、干姜之溫燥,又能滋養肝腎之陰,契合肝腎陰虛證型;黃芩苦寒清熱,制半夏燥濕化痰、散結,二者共奏清熱解毒、祛除風熱痰濁之效,對應白癜風可能兼夾的風熱之邪。佐以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既能斂補已虛之正氣,又可防止辛散之品耗傷津液;當歸、川芎養血活血。縱觀全方疏通肌膚脈絡,改善局部氣血運行,使藥力直達病所,助力白斑復色,體現 “活血調理” 之功效。 隨證加減 1、若患者肝腎陰虛癥狀顯著,如白斑處皮膚干燥、伴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可在原方基礎上增加熟地黃、山茱萸,以增強滋補腎陰之力; 2、若脾胃虛弱癥狀突出,如白斑發展緩慢、伴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可加入白術、茯苓、陳皮,進一步健脾益氣、燥濕和胃,提升氣血生化功能; 3、若患者風熱之邪較重,表現為白斑邊緣發紅、偶有瘙癢、伴口干咽痛,可適當增加金銀花、連翹,強化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 4、若存在瘀血阻滯,如白斑處皮膚固定不移、顏色偏暗、舌有瘀點瘀斑,可添加桃仁、紅花、丹參,增強活血化瘀、通絡散結之效,促進局部肌膚氣血濡養。 注意 陽春白露丸含附子等藥性偏峻之品,且白癜風病程遷延,治療需長期堅持,因此必須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辨證施治。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