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vivo這種基于“本心”而進行“自然”選擇的業務邏輯,值得那些基于“短期利益”與“機會主義”進行業務選擇,最終需要所謂“定力”來堅持選擇的企業深思。那種艱難的、痛苦的企業經營方式很難取得好的效果,而能夠以一種符合自己本心,自然而然的方式去從事一項業務,不僅更加輕松、快樂,也更容易成功。 路言/作者 礪石商業評論/出品 1 為什么是vivo? 近日,中國著名的手機企業vivo重磅發布了混合現實頭顯探索版產品vivo Vision,在商業界引起廣泛關注。這是中國手機企業發布的首款混合現實頭顯產品,也是全球范圍內繼蘋果、三星之后第三家推出混合現實頭顯產品的企業。 vivo是行業內公認的戰略最為專注的企業,在其它同行紛紛在新能源汽車、電腦、家電與IoT智能硬件領域進行廣泛布局的時候,其一直長期聚焦在智能手機以及與智能手機體驗強關聯的平板電腦、智能手表與智能耳機三個周邊產品,其它無一涉足。而為什么vivo這次卻一改往常,在國內同行中率先推出了首款混合現實頭顯產品呢? vivo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vivo中央研究院院長胡柏山在vivo Vision產品發布會上發表了演講,在這個演講中,胡柏山解釋了vivo推出混合現實頭顯產品的邏輯,他認為真正有生命力的創新都不是“追”出來的,而是“長”出來的,vivo的每次選擇,都不是“熱門”,而是在“本心”基礎上的“自然而然”。 vivo是中國唯一一家經歷了從電話機到功能機,再到智能手機兩次巨大行業變遷,并一直穩居產業舞臺中央的企業,這堪稱全行業獨一無二的成就。那么,vivo是如何做到的呢? “本心”與“自然”,胡柏山在演講中重點提到的,但在商業界較少被提及的這兩個關鍵詞,給到筆者很大啟發。筆者認為,“基于本心的自然哲學”,一定程度上給出了一個關于vivo公司之所以成為vivo的底層邏輯。 2 以用戶為導向的極致產品之路 筆者在研究國內外大量企業案例時發現,那些最杰出的企業都有著一個明顯的共性特征,即在創業初期均有著一種強烈的信仰,并且將這種信仰一直作為企業日后發展的基礎原則,這是推動它們逐漸走向卓越的根本動力。 例如,蘋果公司一直將“做全行業最極致的產品”作為信仰,只要是無法做到全球最好的產品它都堅決不做,這決定了其長期堅持硬件、軟件一體化的封閉模式。微軟公司的早期使命是“讓每個家庭、每張辦公桌上都有一臺電腦”,后來升級為“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組織,成就不凡”,雖然表述有所不同,但二者的精神內涵一脈相承,都是致力于普惠全人類,這決定了微軟一直恪守的開放平臺戰略。強生公司在創建早期就定下了關注病患、醫護、員工福祉,履行對環境和社區的企業責任的“強生信條”,并一直堅持至今,這讓其長期位居全球最具創新能力以及最受尊重的醫藥企業行列。阿里巴巴自創建起就以服務中小企業為初心,確定了“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這推動了其之后在B2B、C2C、阿里云與菜鳥網絡等一系列賦能中小企業的平臺型業務領域的發展。中國最成功的互聯網產品微信,在很早就確定了“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讓創造發揮價值;好的產品應該是用完即走的;讓商業化存在于無形之中”的四大價值觀,對這些價值觀的堅持,讓微信從一款簡單的即時通訊工具進化成為國民級的互聯網基礎設施。 類似上述杰出的企業案例還有很多,這里我們不一而足。但無論是使命、愿景、價值觀、信仰還是信條,雖然名稱叫法不同,但它們都是這些企業的“本心”,如果有些業務違背了“本心”,這些企業寧愿犧牲規模與利潤也不會去做。vivo亦是如此,其在發展早期便明晰了自己的三條本心,分別是“始終堅持人文科技之路”,“始終堅持差異化創新道路”,“始終堅持極致用戶導向的創新”。 所謂“人文科技”,即企業的科技創新一定是要將對人的關切放在首位,關注人的不同,為人類能夠帶來切實的美好。“差異化創新”,即不會為了簡單追求規模、利潤而走向同質化的內卷競爭之路,而是必須能夠為用戶、產業與社會創造新的增量價值;“極致用戶導向”,即真正的走近用戶,以用戶為原點,做出讓用戶超預期的產品。 在電話機時代,vivo作為一家創業企業,便大膽對標索尼、松下等全球最頂級的消費電子巨頭企業,憑借一流的品質,獨特的功能,快速占據行業頭部地位。 在功能機時代,vivo與大多數國產品牌采取的“山寨手機”模式逆向而行,勇敢采取了差異化的競爭路線與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等國際大牌同臺競技,相繼打造了步步高音樂手機,青花瓷與憶江南等國民級產品,讓vivo在全球手機行業徹底占據了一席之地。在進行差異化競爭的同時,vivo還不斷強化產品品質,在2008年召開的一次質量大會上,其用錘子砸碎了當時因品質不合格而未上市的產品——步步高K098,讓品質意識深入vivo公司的骨髓。 在智能手機時代,vivo進一步加強對極致的追求,2012年底做出了第一款爆款智能手機產品vivo X1。X1原型機的最初厚度為7mm,最后被一刀一刀地砍到了6.55mm,比當時全球最薄的手機還要薄0.1mm。在X1之后,vivo又相繼推出了Xplay3S、X5Pro、X7與X9等一系列全行業領先的旗艦手機產品。最終憑借上述一款款優秀產品不斷累積而形成的復利效應,于2015年左右成功登頂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銷量冠軍的位置。 2017年之后,中國智能手機產業開始陷入激烈的存量市場競爭,vivo堅持以持續長期的投入讓藍圖影像成為公司的技術長板,從而在用戶心智中印下了vivo是移動影像NO.1的認知。2023年,vivo又發布了自己的技術品牌“藍科技”,涵蓋藍晶芯片技術棧、藍海續航系統、藍心大模型、藍河操作系統與藍圖影像五大模塊,從底層技術上,系統性地解決了用戶體驗最為關切的痛點。 3 本心下的家庭機器人與混合現實 “人文科技”、“差異化創新”與“極致用戶導向創新”的本心,一方面讓vivo在以智能手機為核心的通訊終端領域不斷做長長板,真正踐行了一條“不一樣,好很多”的極致產品之路;另一方面也讓vivo對電腦、家電與新能源汽車這些深陷同質化競爭,可以迅速做出規模,但很難做到“不一樣,好很多”的產品保持克制,從而能夠集中精力去尋找更符合“本心”,更能創造增量價值的產品方向。經過長期探索后,“家庭機器人”成為vivo的新答案。 首先,從對人的關懷與用戶導向的角度來看,“家庭機器人”是公認的未來對人類福祉貢獻最大的一個智能硬件領域。 例如,目前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養老逐漸成為社會的核心難題之一,預計2035年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將突破4億人,這將給社會帶來巨大壓力。同時,在中國普通家庭之中,家務勞動消耗了人們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有統計數據顯示,人均家務勞動時長近每天3小時,成為人們沉重的生活負擔。一方面在解決養老難題上,另一方面在普通家庭日常家務勞動的解決上,家庭機器人都對人類的自由、幸福度提升有著重要的價值。 其次,從差異化創新的角度來看,vivo是當前全行業最有機會在“家庭機器人”領域做出增量價值的。 雖然相較普通智能硬件的技術復雜度更高,但家庭機器人本質上還是一款智能硬件,硬件能力、軟件能力、AI能力與供應鏈制造能力是其不可或缺的幾項核心能力。而作為中國銷量規模最大,且始終堅持自主生產制造的頭部智能硬件企業,vivo在這些關鍵能力上有著行業最深的積累,其是最有機會做出差異化,真正能夠創造出人無我有價值的。 所以,無論是從人文科技、差異化創新還是極致用戶導向來看,家庭機器人都是相較新能源汽車、家電、電腦與IoT等品類更加契合vivo“本心”的產品方向, vivo將其作為繼通訊聯結設備之后的又一長期戰略,便是本心之下自然而然的選擇。 確定了戰略方向,更為艱難的是戰略行動,尤其是對于“家庭機器人”這樣一個全新事物。不同于工業機器人、汽車機器人等面對的都是高度結構化的場景,家庭機器人面對的則是一個極其不固定的非結構化場景,例如,家中的家具擺放不固定、光線變化頻繁、物品形狀多樣以及家庭成員行為很難預測。沒有固定的規則,也沒有預設的路徑,因此在家庭機器人領域創造出一款真正有用、好用的產品難度極大。 在對家庭機器人進行深入研究后,vivo認為如果要想讓機器人真正走進千家萬戶,便需要能夠在技術上實現讓機器人像人類一樣,理解并適應這個復雜多變的世界。在此背后,有兩個關鍵能力,一個是感知能力,一個是行動能力,感知能力就像機器人的眼睛與大腦,幫助機器人識別并理解家庭環境中的每一個細節,并給出指令;行動能力就像機器人的小腦與軀干,幫助機器人根據感知結果,精準控制肢體完成復雜的動作,比如抓取不規則物品、避開障礙物等。 而在連接“感知”與“行動”上,具有很強空間感知功能的混合現實是一項關鍵技術。一方面充分利用vivo行業領先的AI能力與影像技術,另一方面通過混合現實技術的視覺感知和空間計算能力,可以訓練機器人“看見”家庭環境,并構建三維數字模型,這就像給機器人裝上了“眼睛”,搭配了AI“大腦”,使其能夠像人一樣,在面對復雜變化的場景時做出識別判斷,并給出正確的行動指令。因此,vivo將混合現實技術作為了突破家庭機器人難點的一項中樞技術。 目前,面向消費者的混合現實頭顯設備是混合現實技術應用最成熟的產品方向,同時也與vivo在消費電子領域的長期積累高度契合, vivo有機會實現“不一樣,好很多”的效果。因此打造混合現實頭顯產品,為家庭機器人產業的長期戰略提供能力儲備,也是vivo符合本心與能力圈之下的自然而然的選擇。 vivo最新發布的混合現實頭顯產品也證明了這一點。vivo Vision借助vivo藍科技整體技術創新能力及在影像、傳感器、顯示等多方面硬件技術積累,系統性地解決了混合現實頭顯設備在感知、交互UI算力等維度的工程化難題。其不僅有著媲美其它競品的旗艦級視覺與交互體驗,在輕薄上也大幅領先,398g的重量遠低于行業同類產品600-700g的平均重量,而高83mm、厚40mm的尺寸也比行業均值縮小了26%,讓用戶能夠輕松佩戴。 雖然被稱為探索版,但vivo Vision已經具備開放體驗的條件。據vivo官方公布,自8月22日起,vivo Vision探索版正式開放體驗,首批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重慶、南京、成都、昆明、濟南等城市的13家vivo官方授權體驗店,讓中國消費者得以親身體驗中國自主品牌自主打造的首款混合現實頭顯產品。 4 自然,而非定力 “戰略定力”是在商業界非常受推崇的一個詞匯,它用來贊揚那些在某一項業務上長期堅持的企業。保持戰略定力的勇氣固然可嘉,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那些在某一項業務上一直保持“戰略定力”的企業實際效果并不佳,甚至勝少敗多。 段永平曾有一個很好的觀點,但較被外界忽視,他說,“需要定力的東西一般來說不會是啥讓人開心的東西,甚至可能是讓人睡不好覺的東西”,段永平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是,無論做企業還是做投資,都盡量不要去做那些需要“定力”去克制的事情,而是更應該去做那些不需要“定力”就能一直堅持的事情,那才是正確的事情。 段永平這個并不倡導“定力”的觀點,其實與vivo基于本心,基于能力圈的自然選擇在本質上是一回事。例如,vivo從電話機到功能機,到智能手機,都是自然而然的選擇,其完全不需要定力去控制。相反,像電視、電腦、新能源汽車這種做了便深陷同質化競爭,出現進退兩難局面的選擇,才需要所謂的“定力”來堅持。 從智能手機到家庭機器人,到vivo Vision,也都是vivo在本心的牽引下,基于對用戶需求的堅守,對自身能力的認知,以及對技術規律的尊重而進行的自然而然的“下一步”選擇。胡柏山將其形象比喻為,“就像從播種到發芽,從根深到葉茂,每一步都水到渠成”。這種符合本心的自然選擇,無論前途多么艱難,vivo在家庭機器人與混合現實頭顯產品上都勢必會持續投入,而不需要所謂的“戰略定力”來控制自己。 vivo這種不同于大多數企業,基于“本心”而進行“自然”選擇的業務邏輯,值得那些基于“短期利益”與“機會主義”進行戰略選擇,最終需要所謂“定力”來堅持選擇的企業深思,那種艱難的、痛苦的企業經營方式很難取得好的效果。而能夠以一種符合自己本心,自然而然的方式去從事一項業務,不僅更加輕松、快樂,也更容易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