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10:08:25 極目新聞 電熱水壺是常見的家用電器。然而近期網絡上流傳一種說法:“電熱水壺可能析出重金屬錳,而長期攝入錳會對人體有害,可能致癌。”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不銹鋼電熱水壺致癌?謠言! 不銹鋼是“不銹耐酸鋼”的簡稱,是指在空氣及各種侵蝕性較強的介質中耐腐蝕的一類合金鋼。不銹鋼的種類繁多,一般可從化學成分、顯微組織和用途三個方面進行分類。而網傳致癌的金屬錳,就來自“高錳鋼”,即我們常說的“201”不銹鋼。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 研究員 劉艷:“高錳鋼”在不銹鋼里的錳含量大于10%,普通不銹鋼的錳含量小于2%。流言里的“高錳鋼”應該是針對含錳10%以上的不銹鋼。這個不銹鋼在我們的國家標準里沒有明確限定不能用于食品接觸材料,國標要求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錳含量的遷移量不超過2mg/kg,只要達到這個標準,就不會限制它的使用。 專家介紹,錳是人體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會參與到很多生物分子的形成和代謝過程中,具有促進骨骼發育、維護大腦功能和調節血糖等多種作用。但過量攝入可能導致口腔潰瘍、腹痛腹瀉、嘔吐、消化道出血等不適癥狀。目前并沒有研究表明攝入或者吸入錳會有致癌性,世界衛生組織從未發布過任何關于電熱水壺使用會導致癌癥的研究或聲明。 專家指出,即使電熱水壺含有錳元素,持續反復煮沸1000小時以上才會真的有錳元素析出,能以離子形式進入水中的錳元素微乎其微,對人體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 研究員 劉艷:有研究顯示,超過1000小時的不銹鋼熱水壺加熱的時候,其合格產品的錳遷移量為0.05~0.76mg/kg,遠低于錳遷移的限量值2mg/k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