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
本文3500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1928年,有科學家在用兔子研究梅毒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以白菜為飲食基礎的兔子,甲狀腺開始變得越來越腫。①要知道,甲狀腺腫大是人類可能患的一種疾病,致病因素有很多,比如碘缺乏、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等等。再者說了,這不過是在兔子身上的發現,人跟兔子完全不同,是不是不會出現同類情況?時間推后到2010年,一位88歲的老人被家人緊急送往醫院,她已經連續3天無法走路和吞咽了,而且一直昏昏欲睡。②在詢問生活和飲食狀況后,醫生注意到這樣一個關鍵點:幾個月以來,她連續每天大約生吃1至1.5公斤的白菜。老人以前根本沒有任何甲狀腺疾病史,但是卻最終檢查出,患上了嚴重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并且伴有粘液水腫昏迷。The patient was intubated for hypoxemic andhypercarbic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admitted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with adiagnosis of severe hypothyroidism with myxedema coma. 同樣是白菜,人吃了似乎也出現了和兔子相似的癥狀,難道僅僅只是巧合?想知道問題的答案,就得了解這樣一類,你可能每天都在接觸的物質—『致甲狀腺腫素』。大家都知道,甲狀腺對于人體健康來說非常重要,能夠產生控制新陳代謝,并影響人體其他基本系統(例如心血管系統和免疫系統)的激素。而『致甲狀腺腫素』是一類會干擾甲狀腺正常功能的化合物。它們可以通過阻止人體對碘的吸收、干擾建立甲狀腺激素的關鍵酶、減少控制甲狀腺激素應調節的激素量等方式,來致使甲狀腺腫大,帶來諸如咳嗽、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等狀況。但是,甲狀腺腫大,并不是『致甲狀腺腫素』誘發的唯一健康問題,還可能包括:→智力下降,在一項研究中發現,甲狀腺功能低下,會使75歲以下的人,出現智力下降和癡呆的風險增加81%。③→心臟疾病,甲狀腺功能低下,與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增高有關。→肥胖,研究發現,甲狀腺功能差的人,肥胖的可能性會增加20%—113%。④→發育遲緩,懷孕期間甲狀腺激素水平低,尤其是在頭3個月,可能會破壞胎兒的大腦發育。→骨折,研究發現,甲狀腺功能低下的人,髖部骨折、非脊柱骨折的風險都可提高。前文中提到的白菜含有一種叫芥子油苷的物質,它的某些分解產物,比如硫氰酸鹽、惡唑烷硫酮和腈類,都屬于致甲狀腺腫素,所以兔子和人才會同時出現甲狀腺問題。不過,要知道,含有致甲狀腺腫素的食物可不只是白菜一種,還包括:→十字花科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比如西蘭花、卷心菜、抱子甘藍、蕪菁、花椰菜,菠菜和羽衣甘藍等。聊到這里,你可能已經開始緊張了,想說:天吶!這不就是平時經常,甚至每天都能接觸到的食物么?很多還是非常健康的食物,難道為了甲狀腺健康,都要完全避免了?日常生活中,你可能接觸到很多含有致甲狀腺腫素的食物,但是卻不會像前文描述的老人那樣,導致甲狀腺健康問題。正如休斯敦貝勒醫學院的營養師兼助理教授Luis O Rustveld所說的那樣:“如果你的甲狀腺功能正常,它們并不一定有害”。“They’re not necessarily harmful if youhave a normally functioning thyroid,” says Luis O. Rustveld, PhD, RD, adietitian and assistant professor at the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in Houston.相反,不可否認的是,這些食物確實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抗氧化劑,對你的健康是存在有益面的。但是,這并不是說,你可以完全放松警惕,尤其對如下的3類人,更要格外控制富含致甲狀腺腫素的食物:致甲狀腺腫素,會減少甲狀腺對碘的吸收,如果你本身已經存在缺碘風險,就更加要引起注意,一定要減少,甚至避免攝入富含致甲狀腺腫素的食物。相關閱讀→有一種鹽,可以幫你月瘦10斤對于存在甲狀腺問題,尤其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的人來說,吃富含致甲狀腺腫素的食物可能會加重病情。處于懷孕和哺乳期的女性,對碘的需求量比普通人要高,所以她們容易面臨碘缺乏的風險,波士頓的一項相關研究中就發現,有47%的母乳樣本中的碘含量不足。⑤另外,有2類食物,可能要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它們是『大豆』和『油菜籽』。⑥1991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3個月內每天食用30克大豆的受試者中,有50%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狀,尤其是老年人。⑦謹慎起見,建議喜歡吃大豆類制品的人(包括豆腐、豆皮、大豆油等等),應該要確保攝入足夠量的碘(后文告訴你原因),但是,過量的碘攝入,又會加劇橋本氏甲狀腺病(一種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所以就陷入了一個矛盾僵局。大豆也可能對甲狀腺有間接損害作用,大豆制品,比如大豆油(富含omega-6脂肪酸,消耗過多可誘發身體炎癥),經常都要經過高度加工,而且大豆原料還可能是轉基因產品,潛在危害有待更深入的探索。大家平時接觸油菜籽大都是通過菜籽油,它們是含有致甲狀腺腫素的,這是一方面的危害。再加上現代你可能常吃到的菜籽油,大都是經過高度加工后的“食物”了,高溫壓榨和溶劑萃取,已經讓其失去了本來的樣子,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甚至其他有毒物質。⑧開篇我還提到,那位88歲的老人,吃了大量的生白菜,實際上,將白菜煮熟,能大大降低致甲狀腺腫素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這也是為什么我說,普通人不必過分擔心的原因之一。如果你實在在意飲食中的致甲狀腺腫素,其實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將可能存在的風險降至最低的:烹飪可以降低食物中致甲狀腺腫素的含量,煮熟你的西蘭花、羽衣甘藍,可以將致甲狀腺腫素減少2/3。⑨攝入足夠(注意,不是過量)的碘和硒,可以幫助減少致甲狀腺腫素的負面影響,良好的碘飲食來源包括海藻(例如海帶,海帶或紫菜)和加碘鹽,硒的主要來源包括巴西堅果、魚、蝦等等。食物的選擇余地很大,并不僅僅集中于富含致甲狀腺腫素的食物上,日常飲食中注意把控其攝入量就好,盡量不要長時間大量攝入。實際上,我們認為健康的食材,蔬菜水果粗糧,都有一定的健康風險。很多人為了健康,大量吃蔬菜,還特別喜歡生吃,可能有一定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