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款既實惠又易做的穩壓養生水 —— 玉米須決明子水。 一、制作方法 先將玉米須 10g 洗凈(干品需提前浸泡 5 分鐘),決明子 5g 用小火炒至微黃(避免苦澀),然后和切好的蘋果塊(半個)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沸后,轉小火煮 20-25 分鐘。 煮好后濾出藥汁,可根據口味加少許冰糖調味,一碗清熱穩壓的玉米須決明子水就做好了。 二、功效詳解 1.穩壓護血管玉米須中含有的黃酮類物質,就像血管的 “調節劑”,能幫助舒張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輔助穩定血壓;決明子則能清肝熱、平肝陽,針對肝陽上亢引發的血壓升高,緩解頭暈頭脹。兩者搭配,既能輔助降壓,又能減少血管壁脂肪堆積,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有一定幫助。 2.清熱通腸道高血壓患者常因肝火旺盛出現口干口苦、大便干結,而決明子能潤腸通便,像腸道的 “清道夫”,減少因便秘用力導致的血壓驟升風險;玉米須則能利水滲濕,幫助排出體內多余濕氣,改善痰濕內阻型高血壓患者的頭重腳輕、舌苔厚膩等問題。 3.護目緩疲勞長期血壓偏高易牽連眼部血管,出現眼睛干澀、視物模糊。決明子歸肝經,能清肝明目,緩解眼部疲勞;玉米須中的維生素 A 原,可滋養眼周黏膜,兩者搭配,既能穩壓,又能呵護眼部健康,尤其適合高血壓伴眼干的人群。 三、真實案例分享張阿姨,58 歲,患高血壓 6 年,一直靠降壓藥控制,但血壓總在 145-155/90-95mmHg 波動,還常覺得頭暈、眼睛發花,偶爾口干、大便 3 天一次。去醫院檢查,發現有輕度頸動脈斑塊,醫生建議加藥,可張阿姨擔心副作用,于是找到我。 問診時,張阿姨說一著急血壓就往上竄,平時愛生氣,舌苔黃膩、脈弦勁。辨證后,我認為她屬于 “肝陽上亢兼痰濕內阻” 型高血壓,決定采用 “平肝潛陽、化痰祛濕” 的方法調理。 四、處方及方解【處方】玉米須 12g、決明子 8g、天麻 10g、茯苓 15g、白術 12g、川芎 10g、梔子 6g、炙甘草 5g。 玉米須、決明子、天麻:玉米須利水穩壓,決明子清肝平肝,天麻息風止暈,三者合用,直擊 “肝陽上亢” 的核心病機,快速緩解頭暈、血壓波動。 茯苓、白術:健脾化濕,改善痰濕內阻導致的舌苔厚膩、身體沉重,從根源減少血壓升高的誘因。 川芎:活血通脈,像血管的 “疏通劑”,改善頸動脈斑塊引發的血液循環不暢,輔助降低血管阻力。 梔子:清瀉肝火,緩解口干口苦、煩躁易怒,調和體內 “火氣”;炙甘草則調和諸藥,避免決明子、梔子的寒涼傷脾胃。 我建議張阿姨在服藥的同時,每天喝一碗玉米須決明子水。堅持一段時間后,她的頭暈、眼干明顯減輕,大便每天一次,血壓降到 135/85mmHg; 繼續調理,血壓穩定在 130/80mmHg,復查頸動脈斑塊無加重,醫生說可以不用加藥了。 玉米須決明子水是一款性價比很高的穩壓飲品,大家可根據體質適量飲用。 但要注意,脾胃虛寒、容易腹瀉的人,需減少決明子用量;若血壓持續偏高或有并發癥,一定要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科學調理,切勿僅靠食療替代藥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