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開學才沒過幾天,就有不少學生在網上“曬”生活費了。有的學生抱怨“一個月1500元,吃飯都緊巴巴的。”而也有人說大學生的每月生活費2000元才可以,否則就沒辦法買零食、聚餐、談戀愛了。似乎沒有幾個大學生說生活費夠用的。事實上,大學生的“生活費”究竟應該多少才算正常,這要看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習慣等因素來決定。 先來舉個例子,如果你在西部地區讀大學,每個月1500元生活費是夠用了,而且還有剩余。但如果是在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讀大學,那2000元就有些“捉襟見肘”了。不過,我們認為在大學的求學期間,學生還應該以學習為主,“生活費”還是需要家長來提供,所以不應有過多的消費需求。 根據權威機構數據,大學生月均生活費普遍在1000-2000元之間。最主要的是兩個區間是1000-1500元(占34.3%)和1501-2000元(占41.1%)。而大學生超過3000元生活費只有3.1%,這是屬于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從目前情況來看,國內大學生的“生活費”大致分成以下4個檔次。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一檔,溫飽型(1000元以下) 大學生“生活費”在1000元以下,就屬于溫飽型。一日三餐只能去學校里最便宜的食堂,零食、外賣、奶茶者不存在。而同學聚餐、郊游等這類“社會活動”,都不要去想了。事實上,如果在西部地區的大學,每月1000元生活費還能苦撐一下。如果是北上廣深大學讀書,那除了微薄的生活費外,最好還是去做一份兼職才能維持基本生活了。 第二檔,小康型(1000-1500元) 而在這個生活費區間的大學生最扎堆,很多學生的家長經濟條件有限,每月也只能給子女1000-1500元的生活費。通常像這個檔次的生活費,平時的飯菜質量可以相對好一些,偶爾也可以與同學聚餐、叫個外賣,總體生活壓力并不大。但是,要再想到周邊旅游、看電影、買新衣服等消費,那手頭還是有點吃緊的。 第三檔,小資型(1500-2500元) 處于這個檔次的大學生的日子過得會相對舒服一些。除了偶爾到外面飯店去聚餐之外,節假日還可以去看電影、到周邊去旅游,甚至還可以給自己買些好看衣服。實際上,如果1500-2500元在一線城市上大學,基本達到“及格線”。至少不用整天算計每頓飯的錢了。而如果是在二三線城市上大學,那日子過得還是很不錯的。 第四檔,富足型(3000元以上) 大學生“生活費”在3000元以上,就是屬于富足型了。如果去學校食堂吃飯,這錢根本花不完。很多這類學生喜歡經常叫外賣、購買零食、喝奶茶。周末同學聚餐、外出旅游等也不會擔心沒錢。如果看到手機或筆記本電腦有些舊了,也可以馬上換新的。總之,3000元以上的大學生活費,就不用再為手里沒錢而發愁了。 大學生“生活費”多少算正常?通常在二三線城市1500元,而在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2000元就夠了。1500元的“生活費”屬于什么水平?屬于中等水平,就是正常生活開支夠了,想過稍好一些的生活就不太現實了。 實際上,每個大學生的消費需求并不一樣,有些人覺得1500元生活費夠用了,畢竟在求學期間,生活開銷并不大。但是也有些人覺得1500元無法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過,我們認為,在讀大學期間,每個學生的“生活費”檔次,應根據自己家庭的經濟情況而定,千萬不要給父母增加過多的經濟壓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