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1989字 閱讀4分鐘
“醫生,我血壓有點高,是不是心跳也出問題了?”這是很多高血壓患者去醫院時最常問的問題之一。血壓高,會不會帶著心率一起飆?有人甚至聽說過“控制血壓,得先控制心率”。那到底是不是這樣?心率和血壓,到底哪個要先管? 別急,今天這篇文章就帶你把“心率”這事兒說清楚—血壓高的人,是不是意味著心跳就不能快?心率高了又到底危險在哪? 一、你以為“血壓高”就是心跳快?其實不一定很多人覺得,血壓高就說明心跳快。但心率和血壓,其實是兩個“親戚”,不是一個人。 血壓是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而心率是心臟每分鐘跳幾下。這倆看似有關,實則不總是“同步”。有些人心跳慢但血壓高,有些人心率快但血壓沒事。 比如,運動時心跳加快,是正常生理反應,反而是健康的表現。但如果你坐著不動,心跳還經常飆到每分鐘100以上,那可就要注意了。 二、心率高≠高血壓,但可能讓高血壓更危險醫學研究發現,心率過快會加重高血壓的風險和并發癥。因為心跳快,意味著心臟工作負荷加大,血管長期處于高壓狀態,容易引發心血管意外。 根據《中國高血壓指南(2023年修訂版)》,持續靜息心率超過80次/分鐘的高血壓患者,其心血管事件風險明顯升高。尤其是超過90次/分鐘的,風險更是成倍增加。 也就是說,心率本身并不導致高血壓,但它會“火上澆油”。 三、心率多少才算正常?這個范圍別忽視成年人正常的靜息心率,一般是60~100次/分鐘。但注意,越靠近60,越是“省電模式”。長期心率接近100,雖然在“正常”邊緣,但其實已經開始累心臟了。 有研究指出,靜息心率在70~80之間,是比較理想的狀態。如果你平常測心率總在90以上,就要特別注意了,尤其是高血壓患者。 那要不要一發現心率高就吃藥?不一定! 四、心率高,先別慌!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壓下來”這時候問題來了,是不是血壓高的人,心率也得一起降? 其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控制心率。如果你的心率長期穩定在80以下,血壓控制也不錯,那就沒必要額外用藥來降心率。 但如果你屬于以下幾種情況,就要注意了:心率長期在90以上,即便休息時也快;出現心悸、胸悶、乏力等癥狀;有心臟病、冠心病等基礎病史。 這類人群,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β受體阻滯劑,比如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來同時控制心率和血壓。 五、慢不代表好,心率也不能太低有些人聽說“心率越低越好”,就開始追求“50多次/分鐘”的心跳。其實這也不完全對。 如果你不是運動員,心率低于50,特別是有頭暈、乏力、黑蒙,就得警惕“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有可能是心臟電傳導出了問題。 心率太快心臟累,太慢心臟懶,都是問題。關鍵是:穩。 六、怎么判斷自己的心率是否“安全”?測量靜息心率最靠譜的方法是早上醒來時測,不吃不喝,不運動,坐著或躺著測一分鐘脈搏。 如果連續多天測下來,心率都在80以上,特別是你本身又有高血壓,那就要和醫生討論是否需要干預。 別只盯著血壓,心率也要“刷一眼”。 七、生活中,怎么“順帶”把心率也調一調?很多人一提到調節心率就想到吃藥,其實生活方式干預同樣重要,而且副作用為零!
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其實才是調節心率的“大招”。 八、控制血壓要不要先“盯緊”心率?醫生這樣說答案是:視個人情況而定。如果你血壓高,但心率穩定在70左右,不需要額外干預。但如果你血壓高,心率又快到90以上,甚至有心悸、胸悶等癥狀了,那就必須重視心率的問題。 心率不是“配角”,而是“暗線殺手”。一項發表于《中華高血壓雜志》的研究指出,心率高的高血壓患者,未來10年發生心臟事件的風險是心率正常者的1.7倍。這不是嚇唬你,是數據說話。 九、關鍵提醒:別迷信“萬能降壓法”,個體差異很大![]() 不要以為“別人吃這個藥心率就下來了,我也要吃”。降心率藥物有嚴格適應證,不能隨便吃。 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本身體質偏弱,盲目吃降心率藥可能會引發低血壓、心動過緩、暈厥等嚴重后果。 控制血壓是一場“個性化戰役”,不能盲目跟風,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十、寫在最后:別讓“心率”拖了血壓的后腿![]() 高血壓不只是“壓”高這么簡單,心率高也可能是個“隱形炸彈”。別忽視它,也別過度擔心它。關鍵是——看數據、聽身體、問醫生。 如果你身邊有人血壓偏高,別忘了提醒他們也量一量心率,別讓這個“沉默指標”悄悄帶來大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