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藍色字“誰知西去路”關注我們喲! ![]() 電影《長安的荔枝》是一部披著古裝外衣實則講述現代牛馬社畜打工人生活的喜劇片,無名小吏李善德如何在一個針對“老實人”的“陽謀”中求生,在層層壓迫下執拗完成職責,真實得讓人鼻酸,荒誕得讓人捶案。 一 天寶長安:九品小吏李善德的困局與荒唐開端 唐天寶年間,李善德從小立志為民做官,早年意氣風發到長安城追夢,沒想到人到中年還是是司農寺上林署監事。長安城看似風光無限,實則: 工作壓力大。李善德等人入職后,反復背誦:“當差一絲不茍,力爭長安戶口,做事見賢思齊,永遠感恩上級。”與他當初為民做官的初衷背道而馳,諷刺值拉滿。 職業前途渺茫。由于朝中無人,專業不對口,升職加薪無望,李善德混成了職場老好人,遭遇上級壓榨,同級甩鍋,天天加班,人到中年,歸來仍是九品小吏。 家庭負擔重。李善德拖家帶口,老婆管得嚴,日常生活拮據,還要舉家向招福寺?借貸買房子,背上了沉重房貸。 再也難找到比李善德更好拿捏的職場打工人了。李善德好不容易攢錢買房,卻因請假錯過會議得罪了上司,老板、同事聯合算計他簽了“陰陽合同”,接下了圣上身邊的紅人魚內侍安排的“荔枝使”,他需在固定期限內將十斤嶺南鮮荔枝運到長安,而荔枝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從長安到嶺南快馬加鞭都要一個月,實際上是干得好沒功勞、干砸了得要命的燙手山芋。 李善德攤上一個荒唐無比的“陽謀”,上面動動嘴,下面跑斷腿,上面抬抬手,下面命難留。小角色創造的奇跡大多是沒得選、只能進不能退的情況下實現的,對他們必須使勁全身解數博得一線生機,對上面的人來說,或許不值一提,千百年來小人物的逆風翻盤多少有些自我安慰的僥幸心理。 二 嶺南征途:基層小吏的執著和體制迷障 在好友杜少陵勸慰下,萬念俱灰的李善德告別妻女上路了。初到嶺南,又想推脫責任、又想搶功的經略府掌書記趙辛民假意派出林邑奴幫助李善德,實為監視。李善德偶然和商人蘇諒形成了利益交換關系,又見到了荔枝園的阿僮解決荔枝品種、供貨問題。在蘇諒的幫助下,使用自己的算學特長研究裝荔枝的器具、保鮮方法、計算里程、配送人馬、測試路線。 杜少陵、蘇諒都曾勸李善德可以借用官職大肆斂財、找人“背鍋”,但是他有堅決果斷的執行力,心存善念和良知,堅守原則、實事求是,不為利益所動,逐漸打動了其他人,在真誠面前,“茍富貴,勿相忘”的承諾仿佛是一句笑談。最后一次測試機會,李善德跟隨大隊一起出發,功成近在咫尺,只要朝廷調動一切資源即可。 憨直的李善德對“和光同塵、好處均沾、花花轎子眾人抬”的為官之道一竅不通,在朝廷各部門輪番吃閉門羹。圣上身邊的“紅人”魚內侍跳出來搶功,把他送進監獄接受調查。此時杜少陵點破迷局,無論李善德是否成功運送荔枝,都得死。 突然,右相楊國忠在招福寺?秘密召見李善德,為了死里求生,李善德將荔枝轉運法獻給楊國忠并獲得支持。李善德一朝得勢,明白了“流程那種東西是強者不必遵循的規矩”,招福寺?安排食宿,還免除了之前的購房貸款。 李善德所有的努力不過是向死而生的狂歡,當回首踏上返回長安的路,心底涌起的是死期將至的恐懼和無奈。人們在歌頌小人物歷盡艱難險阻,終于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卻總是把罪魁禍首束之高閣,鮮有批判和評說,繞道而走,似乎是大家的心照不宣。 只期待人間有真情。 三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是知荔枝來” 李善德背靠楊國忠,成了真正呼風喚雨的“荔枝使”。下令調動沿途驛站,增加徭役、物資供給、交通工具等配套措施,明確人員職責、時限,昔日同僚卑躬屈膝、曲意逢迎,李善德一時風頭無二。 李善德與楊國忠形成了官場當中典型的人身依附關系。“中國自古以來的官僚政治是任命制,所以官員的本職工作是為了上級服務,滿足上級的考核。上交則讒,下交則瀆。即使某一地區的百姓享受到了官員勵精圖治的結果,但這種青天大老爺式的現象是是官員自我升遷路上的附屬品。封建社會重農抑商有利于加強農業生產,控制人口流動以便鞏固統治。有限的社會財富資源參與分配的人越多,斗爭越激烈。這種現象直接造成了官場人才的逆向淘汰,最后造成了政治體制僵化,內部消耗大與大規模人口死亡。” 朝廷支持運送荔枝的結果導致蘇諒等商人被迫退出,承受重大經濟損失。地方為保荔枝新鮮層層加碼砍伐荔枝樹,幾乎將阿僮的荔枝園砍光,沿途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有人馬因此喪命,部分驛站逃驛中斷運輸,被迫改變路線,損失大批物資,李善德一夜白頭。沒想到朝廷地方接應的冰船推諉扯皮不肯來,更沒想到來的是已經傾家蕩產的蘇諒,只為好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楊國忠和魚內侍的政治斗爭進入白熱化,李善德遭遇魚內侍等人追殺,幾乎全軍覆沒。林邑奴感念李善德的善待,舍身掩護他逃跑。李善德孤身一人,最終用成功將荔枝運抵長安,擺在了貴妃的生日慶典上,替換下已在他人砧板上的妻女。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不忍卒看。 荔枝只博得貴妃一笑,無人在意,更無人在意為了它勞民傷財。李善德看到運輸荔枝的弊端,向楊國忠直諫:“取之于民,用之于上,又何談不勞一文。”他險些被楊國忠滅口,多虧圣人賞賜綠李才保住性命。但楊國忠沒放過他,還是判處李善德全家流放嶺南。 說到底,李善德只是權貴斗爭中的一枚棋子。 四 亂世嶺南:平凡個體的迷途與歷史洪流的裹挾 電影《長安的荔枝》用當代人的視角聯系社會現實重現唐玄宗時期的“為楊貴妃送荔枝”的歷史事件,有力地批判了當時統治階級為滿足一己私欲不惜勞民傷財的荒唐昏庸,也適當了關照了現實。 在敘事上,牢牢地繃住一口氣,以貴妃生辰為時間節點,用倒計時的方式不斷加快影片節奏,激化劇情矛盾,一氣呵成,既有商業爽片的快感,又創造了許多精彩橋段,還能產生思想深處的共振和反思。 尤其是片尾部分,作為全片高潮后的收尾部分,要承載住前面劇情,還要處理好角色和觀眾互動產生的情緒,很好地完成了這個作用。 一年后,李善德在嶺南見到了遠道而來的蘇諒之兄蘇源,得知蘇諒在波斯做了一個成功的商人,可是安史之亂爆發,錦繡的長安淪陷了,全家可謂因禍得福。 李善德在荔枝樹下大口吞食荔枝,痛哭不已,為國家不復存在痛哭,為飽受苛政、戰亂的無辜百姓痛哭,為曾經意氣風發的自己痛哭,為親朋好友杜少陵等人痛哭,為如夢幻泡影的前半生痛哭,為歷盡滄桑后的劫后余生痛哭。多虧他有一個好妻子一直理解他、支持他、陪伴他,一家人還能在一起,是“老實人”最后的退路。 李善德痛哭,幫助觀眾釋放了積攢了整部戲的心理壓力和復雜情緒,將對李善德的個人同情和關照聯系到命運無常的感慨,最后上升到對家國的熱愛和警醒。個人命運從來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回望這段歷史,以史為鑒,影片對個體堅守底線和良知的行為深深共情、肯定,為普通人抵御荒誕、留存希望延長了真正屬于自我的一點點時間。 (參考資料:嗶哩嗶哩“藍橋財經歷史”《古代底層百姓貧窮的本質:利出一孔》) ![]() 推 薦 閱 讀 ![]() 點分享 ![]() 點點贊 ![]() 點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