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神希園」的第 1002 期 原創 來源 l 神希園(ID:shenxiyuan999)對于小孩子來說,發燒其實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即便如此,在家長看來,這也是一件“天大的事”,只要孩子出現了一丁點不適癥狀,家長們都會想盡各種辦法將病邪給“趕走”。其實,只從中醫角度而言,發燒或并不完全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有些時候,發燒還有助于提升自身免疫力,不過,若是發燒時間過長,一直沒有對其進行處理,那么就極有可能會誘發其他病癥,甚至增加患上肺炎的幾率。 而關于肺炎,也是令家長們緊張不已的一類病癥,大多數時候,家長們都會直接利用抗生素將炎癥給化解,但經常使用抗生素,往往很容易使身體對藥物產生抗藥性,而且對臟腑而言,影響也是極大的,那么,究竟有沒有什么好的妙方可以替代抗生素以及輸液呢?其實是有的,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一妙方,就被醫家稱為“退燒第一方”,同時也是現代醫學用于治療急性肺炎的首選方劑,它便是麻杏石甘湯。 麻杏石甘湯是醫圣張仲景收錄在《傷寒論》中的經典藥方,其所用到的中藥材只有四味,分別是麻黃四兩、杏仁五十個、炙甘草二兩以及石膏半斤,具有辛涼疏表、宣肺平喘的作用,其實,此方屬于麻黃湯衍生方,其中的差別就在于中藥桂枝。不過,雖然在組成上,這兩個方子僅相差一味中藥,但治療思路卻完全不同,所對應的病癥也不同。 在《傷寒論》里,石膏的用量是麻黃的兩倍,這在張仲景的所有中藥使用里,算是用量較大的一味藥材,而說到這石膏,就不得不提到近代名醫張錫純,張錫純先生對石膏這味中藥,可以說是運用得爐火純青,在用量上,甚至曾高達200g,已經超過了石膏的正常使用范圍,不過,大家要知道的是,若要利用這味中藥來清解內熱,那么就需要用生石膏,萬萬不可用煅石膏來清熱,否則很容易加重自身病癥。 
那么,麻杏石甘湯究竟適合在什么時候使用呢?用張仲景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發汗后,汗出而喘”,在感冒發燒后,若是出了汗,并且有喘的表現,即可服用此方。而這里所說的“喘”,并不是哮喘,而是指鼻翼煽動,對于很多小孩子來說,在發燒時,會常伴有鼻子異常,即鼻孔一時擴大、一時縮小,呼吸也不是非常順暢,這種現象,就被稱為鼻翼煽動。 而導致這一病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肺里的熱邪太重,“肺通竅于鼻”,肺里存在熱邪若是難以散出去,就會經由鼻子出去,當熱邪經過時,便會導致呼吸不暢,鼻孔變大,所以,張仲景的麻杏石甘湯就主要作用于“清肺熱”,可以將肺里的熱邪化解。 
那么,這一方劑究竟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其實也很簡單,首先,通過麻黃將肌表的腠理打開,畢竟肺主皮毛,此時,病邪便可以通過肌表的孔竅宣散出去;緊接著,就可以利用石膏這味中藥來直接清熱,石膏寒涼,具有清熱解表的作用;然后再用苦杏仁來降清肺熱,杏仁具有降氣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潤腸通便,能夠讓一部分肺熱病邪隨著腸道排出;最后這味甘草便可用于調和藥性。 總得來看,整個方劑主要體現在“宣、降、清”上,由“四味中藥”組成這一退燒神方,臨床上堪稱奇妙。最后大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張仲景的這一方劑既不屬于風寒方劑,也不屬于風熱方劑,而是一個清肺熱的妙方,如果僅僅只有發燒口干癥狀出現,那么就不妨用這一方劑來改善。 溫馨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本文僅作知識分享,不構成對任何方藥或治療的推薦,不能代替醫療建議,請勿盲目試藥,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一切責任。如有診療需要,請到當地醫院就診。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