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功法以天地元氣為引,融身于氣,御氣而行,共分四卷,修成可輕身如燕,氣勁自生,縱躍間似有凌云之勢。 第一卷:納元 擇清晨或月夜,于開闊處盤膝而坐,舌尖輕抵上顎,雙目微閉。以鼻深吸,想象天地間無形元氣如細流般從周身毛孔涌入,匯聚于丹田;再以口緩呼,排出體內濁氣。每日行功一個時辰,待丹田有溫熱感,便算入門。 第二卷:煉體 當丹田元氣初聚,可配合招式錘煉身形。晨起做'云手'之式:雙臂舒展如翼,隨呼吸緩緩劃圓,帶動元氣在四肢百骸流轉,強化筋骨。晚間練'踏雪'步:足尖點地,輕盈跳躍,想象腳下生風,借元氣之力減輕身體沉墜感,練至行步無聲,便達此卷要義。 第三卷:御氣 元氣充盈后,可嘗試以意念引氣上行。雙臂抬起時,意想丹田元氣沿手臂經脈涌向掌心,使掌心泛起微熱;跳躍時,引氣下沉至足底,借氣勁托舉身體,延長騰空時間。久練之下,可御氣短距離滑行,如憑虛御風。 第四卷:凌云 此為大成之境。需將自身元氣與天地之氣相融,做到'氣隨念動,身與氣合'。縱躍時,一念間引天地元氣于身側,化作無形氣托,可一躍數丈;揮拳時,氣隨拳出,能隔空擊斷草木。此時身輕如羽,氣勁內斂,動靜間自有凌云氣象。 修煉此功,需謹記'氣順則生,躁進則傷',須循序漸進,不可急于求成。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