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珍寶歷來只為皇家帝王專享,帝王以手中的權力將世上最好的紫砂藝術品占為己有。帝王御用紫砂壺工藝精湛、富麗典雅、氣質脫俗,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代表了當時紫砂工藝最高藝術成就。 “宮廷紫砂”這個名詞,最先由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學者提出,特指皇帝御用的高檔而又精美的紫砂器(包括茗壺茶具、文房用具、雅玩陳設等)。 ![]() 紫砂胎剔紅山水人物圖方執壺 “宮廷紫砂”的裝飾極盡豪華,近年來,裝飾手法也有所創新如鑲嵌金銀絲等,但仍以陶刻、絞泥、泥繪、印模等為主,尤以集文學、書法、篆刻為一體的陶刻裝飾見長,這可能更多地滿足“文人紫砂”的喜好。 ![]() 宜興窯紫砂黑漆描金山水圖紫砂執壺 有這么一把壺以1725萬的高價拍出,此為一件宮廷紫砂器,壺身上就泥繪了一幅雍正禮佛圖,可謂孤品中的孤品。 ![]() 該壺色澤清麗,呈淡黃色,溫潤秀麗,包漿瑩潤,胎質尤為細膩。壺身造型挺括,溜肩挺腹,圈把直流,端莊秀麗。壺身通體堆繪五彩圖案,筆法清麗,雖為方寸之間,然近景與遠景搭配的相得益彰,凸顯成竹之勢。 雍正帝對佛教癡迷之心,更是清朝其他皇帝無法相比的。他從小就喜歡讀佛書古典,甚至自己編著了佛教禪宗語錄。他自號“圓明居士”,一生廣交僧侶,其中最為著名的莫過于章嘉喇嘛。 ![]() 章嘉喇嘛 章嘉呼圖克圖 ,中國清代掌管內蒙古地區喇嘛教格魯派最大轉世活佛。第一世章嘉出生于張姓之家,原稱張家,后改章嘉。此時還是四阿哥的胤禛將章嘉喇嘛作為自己的證道恩師。章嘉活佛可謂一個地道的御用喇嘛。 在章嘉活佛的引導下,胤禛很快覺悟一切,“大徹大悟”,直透“三關”,得成正果。在清代諸多史料的記載中,胤禛的繼位更是和這位章嘉活佛有著舉足重要的關系。 ![]() 雍正在當皇帝之前所居住的雍王府,在繼位后改為了雍和宮,在乾隆時期更是被改為了喇嘛寺廟,一直流傳到現在。 此件《五彩堆泥繪禮佛壺》雖然沒有把藏地文化納入其中,卻在壺身描繪一幅禮佛圖案,而在圖案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藏傳佛教在清宮的顯赫地位。 ![]() 壺身正面繪一山中小亭,小亭旁一株玉蘭和一株紅楓相映而生,兩樹之間繪一著青衣長褂,手搖折扇的文人形象。 這位輕搖折扇的文人很有可能是雍正的化身。 ![]() 壺身反面所繪景致與正面一致。流把之上所繪圖案亦是相同,在極為細小的面上通轉繪一小亭,亭畔一株翠竹搖曳生風,而紅衣僧侶則在竹下打坐。 紅衣僧侶便是章嘉活佛。 ![]() 壺蓋之上的畫面與前面兩幅有所類似,卻又有明顯的差別,更像是兩者的融合之作。 畫面中,紅衣僧侶移步至壺身那株的玉蘭和小亭中,神態自若。 從這件五彩堆泥繪禮佛壺可以看出,雍正帝對于藏傳佛教已經進入一個完全癡迷的境界,對于章嘉活佛更是尊敬萬分。 ![]() 這件宮廷御制的《五彩堆泥繪禮佛壺》帶有濃濃的雍正朝的藝術風格,道出了鮮為人知的清宮生活與歷史花絮,其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的同時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史學研究價值,彌足珍貴。 此作品更是目前唯一僅見的雍正年間的有關藏傳佛教的五彩堆泥繪紫砂壺,在國內外的諸多博物館中,唯獨香港茶具博物館珍藏的一件此類作品,可惜流已缺失。
|
|
來自: 培訓班背包 > 《茶道 瓷器 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