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又來安置點保障。帶了一本書——《我的抗戰》。 這是崔永元團隊,歷時8年對300位抗戰老兵口述歷史的記錄。 讀后感,借用書中的語句: 良知的面對!良知的發掘! 一寸山河一寸血!億萬青年中國魂!” 口述歷史,自帶個人視角,少了宏觀,但越多的視角,就匯聚了真實。 講述抗戰時期的邊緣故事; 澄清曾被誤讀的歷史; 表現戰爭中最真實的人性 …… 截取幾個片段: 臺兒莊戰役: 1938年,從3月24日到4月7日,第二集團軍歷時14天,奪回了被日軍占領的臺兒莊。 中國守軍以血肉之軀全殲日軍主力約10000多人。 然而,中國軍隊損失將近20000人,勝利的代價是如此之大。 ...... 抗戰時,中日兩軍的傷亡比至今也無法統計出具體的數字,有的只是觸目驚心的5:1;7:1;10:1,甚至20:1, 這個數字不能想,也不敢想…… 八女投江: 1938年10月,抗聯第五軍在返回途中遭遇日軍堵截,第一師婦女團8名女戰士掩護師長撤退。 在打完最后一發子彈后,她們高唱《國際歌》,一起投入烏斯渾河,壯烈犧牲。 她們寫下“八女投江”的壯麗篇章。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8位巾幗英雄用生命掩護下來的第五軍第一師師長關書范,卻在這之后叛變投敵。 小米加步槍: 我們經常用“小米加步槍”來講述抗日我軍的食物供給和武器裝備。 可實際上,戰士們忍饑挨餓是常事。 我們的軍事裝備,重武器基本沒有,輕武器,小部分來自改編初期國民政府配發,大部分靠繳獲。 革命隊伍里的槍,有日本槍,有土槍、有漢陽造,還有中正式步槍。 即便這樣,有槍的士兵也是少數,甚至許多排長都沒有槍,而是以馬刀、梭鏢作為武器。 即使有槍,也沒有多少彈藥,步兵一人只發3枚子彈。 上戰場,是需要——勇!氣!的! ...... 前線的壯烈不勝枚舉,戰場后方更是動魄的篇章。 書中展現了一張手書:是一位父親送給上前線兒子的。 中間寫著大大的“死”字。 ![]() 上寫道: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盡孝, 只愿你在民族分上盡忠。 國難當頭,日寇猙獰, 國家興亡,匹夫有份。 本欲服役,奈過年齡。 幸吾有子,自覺請纓。 賜旗一面,時刻隨身。 傷時拭血,死后裹身。 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父手諭 …… 啥也不說了。 先輩灑熱血,后人享生活。 珍惜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