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一、先給“藥食同源”劃三條底線 1. 官方名錄:目前衛健委共公布125種,目錄以外的中藥材做菜煲湯均屬違規。 2. 理論同源≠劑量隨意:食物變藥物,往往只差一個“量”字。 3. 體質優先:再好的食材,也要先問“我是什么體質”。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二、一張“9體質速查表” 怕冷、手腳涼——陽虛 口干、潮熱——陰虛 面油、舌苔厚——痰濕 青筋、紫斑——血瘀 易過敏、打噴嚏——特稟 (30秒自測即可定位)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三、廚房“三步法”把食材落地 ① 問體質 ② 查性味 ③ 看指標 示例:山藥百合粥 · 陽虛者:山藥100 g+百合5 g+生姜3片,溫脾潤肺 · 陰虛者:山藥50 g+百合20 g+銀耳10 g,滋陰清熱 · 血糖高:山藥減至50 g并替換等量米飯,餐后2 h測血糖 · 腎友:山藥、百合先焯水去鉀,總量減半 四、一日三餐示范 早餐:山藥燕麥糊(山藥50 g+燕麥30 g),溫而不燥 午餐:百合木耳炒芹菜(鮮百合10 g+水發木耳30 g),低鉀高纖 晚餐:陳皮紅豆薏米湯(陳皮3 g+紅豆20 g+薏米15 g),祛濕健脾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五、隨身口訣 “目錄內,體質對,小量試,指標隨;寒熱平,加減配,藥食同源才到位。” 把125種食材放回餐桌,也把“辨證施膳”的古老智慧收進口袋——吃得安心,才是最高級的養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