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焊接件時,不僅要考慮到焊件的使用性能,還要考慮焊件結構的工藝性能,使焊件生產簡便、質量優良、成本低廉。結構設計主要指焊件結構工藝性,包括結構材料的選擇、接頭形式、焊縫布置等方面。 1.合理選材、減少焊縫 在滿足焊接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應盡量選用焊接性能良好的材料。低碳鋼和普通低合金鋼的焊接性能良好,價格低廉,焊接工藝簡單,易于保證焊接質量,應優先選用,而W(C)大于0.5%的碳鋼和碳當量大于0.6%的合金鋼焊接性能不好,應盡量避免使用。在選擇兩種不同材料進行焊接時,應注意其焊接性的差異。在設計焊接結構時,應盡量采用工字鋼、槽鋼和鋼管等成型材料,對形狀比較復雜的部分可采用鑄鋼、鍛鋼和沖壓件進行焊接。這樣可以減少焊縫數量,簡化焊接工藝及增加結構件的強度和剛度,如圖所示。 ![]() 減少焊縫數量實例 a)用四塊鋼板焊成 b)用兩根槽鋼焊成 2.盡量選用等厚度的材料進行焊接 盡量選用等厚度的材料進行焊接,這樣可避免應力集中以及接頭兩邊受熱不均而產生焊不透等缺陷。如采用厚度不等的材料進行焊接時,應在較厚的板材上加工出過渡形式,如圖所示。 ![]() 不等厚板的過渡接頭 a)丁字接 b)角接 c)對接 3.合理選擇焊接接頭形式 (1)常見接頭形式 接頭的基本形式有對接接頭、搭接接頭、角接頭和T 形接頭。接頭形式的選擇主要根據結構形狀、使用要求和焊接工藝等確定。 (2)接頭形式的選擇 對接接頭應力分布均勻、接頭質量容易保證,且節省材料,應用最廣泛,但焊前準備和裝配要求較高。 搭接接頭不需開坡口,裝配要求不高,一般用于受力不大的結構,受力時產生附加彎矩,金屬消耗量較大,應盡量避免使用。 T形接頭僅用于接頭構成直角或一定角度連接時。 4.坡口結構形式 當焊接厚度較大時,為了保證焊透,接頭處應根據工件厚度加工出各種坡口,常見坡口形式有I 形、V 形、X 形、U 形和K 形。對接接頭坡口形式如圖所示;角接接頭坡口形式如圖所示。 ![]() 對接接頭坡口形式 ![]() 常見角接接頭坡口形式 5.合理布置焊縫 1)焊縫的位置應便于操作, 如圖所示。 ![]() 焊縫的位置與操作空間的關系 2)焊縫應避開最大應力和應力集中的部位, 如圖所示。 ![]() 焊縫應避開最大應力和應力集中的部位 a)不合理 b)合理 3)焊縫布置應盡量分散,如圖所示。因為焊縫交叉和密集會使接頭部位嚴重過熱,機械性能下降,產生變形和裂紋。焊縫應盡量對稱布置。 ![]() 焊縫布置 a)焊縫布置應盡量分散 b)焊縫布置應盡量對稱 |
|
來自: 江南一魚6jvvqc > 《結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