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名:祛風化濁湯 組成:蒼術30g,黃柏30g,車前仁50g,萆薢30g,秦皮30g,土茯苓30g,紅花15g,威靈仙30g,豨薟草30g,馬蹄金30g,蜂蜜200g(分次對服)。 主治:痛風急發,出現局部紅腫劇痛,舌紅,苔黃膩,脈弦或脈滑者。 方義:本病好發于中年偏胖之男子。其來也速為風,其勢也劇為熱;腫痛限于局部為濕濁瘀滯。故本病之形成為風熱濁瘀侵于患部而致,治當祛風清熱、化濁祛瘀。方中以威靈仙、豨薟草祛風止痛,黃柏、秦皮清熱解毒,蒼術、車前仁、土茯苓、萆薢化濁除濕,馬蹄金、紅花活血祛瘀,蜂蜜扶正解毒、緩急止痛。現代研究認為,本病為嘌呤代謝異常,血中尿酸增高所致,而現代藥理實驗證實車前仁(草)、萆薢、土茯苓、豨薟草均有增強尿酸排泄作用;蜂蜜為堿性,可中和尿酸,且可減輕威靈仙、豨薟草對胃腸之刺激。酌古證今,處方無不合拍。 加減:口渴心煩,舌紅苔薄者,去蒼術,加知母、百合;劇痛難忍者,重加雞屎藤。 注意事項:勿飲酒、咖啡、濃茶,勿食高嘌呤食物。宜節制食量,多活動,減輕體重。 1、陳某,男,56歲,干部,1996年12月5日就診。 患痛風3年,屢治屢發,半年來已發作3次,10日前病又復發,服藥無減,故求治。見舌淡紅,苔黃厚,脈弦滑,右下肢內踝處紅、腫、灼熱,查UA(血尿酸)716μmol/L。 用祛風化濁湯,煎服5劑,諸癥消失。仍用上方為丸,緩圖1月。隨訪1年,癥未復發。 2、蒲某,男,52歲,干部,1997年9月11日就診。 患痛風4年,每年發作4~5次,UA高時達684μmol/L。5日前癥又復發,服藥療效不佳,故求治。見舌質淡暗,苔黃膩,左下肢外踝紅、腫、灼熱,UA640μmol/L。 擬祛風化濁湯6劑,藥盡,諸癥消失。隨訪1年,病偶復發,服上方亦效。 3、莫某,男,43歲,工人,1994年10月6日就診。 述1993年11月某日晨起,左內踝紅腫灼熱疼痛,不能行走,即在某醫院住院診斷為痛風,經治療癥狀全消出院。約10天前,因飲酒及進食海鮮后,前癥再發,查UA 642μmol/L,經打針輸液止痛等治療效果不顯,故來求治。見痛苦病容,左內踝紅腫灼熱觸痛,不能站立行走。舌紅,苔黃厚,脈弦。 此屬濕毒浸淫,治宜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風止痛,利濕化濁。擬祛風化濁湯加蜂房30g,水煎服。服藥l劑,痛止,繼服5劑,諸癥消失,活動自如。隨訪1年,1995年夏復發1次,服上方2劑即愈。 4、蒲某,男,52歲,干部,1997年9月11日就診。 患痛風3年,每年復發4~5次。10日前痛風又發,經輸液服藥等治療,效果較差,故延余往診。見雙外踝5cm×3cm大小紅腫灼熱壓痛區域,舌淡紅,苔黃厚膩,脈弦,查UA 712μmoL/L。 擬祛風化濁湯加雞屎藤50g,防己10g,水煎服。同時用紅花15g,車前草50g,蜂房30g,雞屎藤60g,黃柏30g為散,蜂蜜調敷患處。服藥2劑,患處敷藥3天,癥去其七,繼用上方上法治療10天,諸癥消失。隨訪1年半,癥偶小發,服上方3~5劑即解。 溫馨提示: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一人一方,自行購藥服用存在風險,請務必在專業中醫指導下,根據個人自身癥狀辯證加減開方,切不可盲目使用。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