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大曲坤沙酒有感 作者:張本浩 一飛沖天滿口香,蕩氣回腸熱血狂。 逸興微醺深似海,飲冰拋夢是滄桑。 《飲大曲坤沙酒有感》雖僅四句二十八字,卻如一杯醇厚的大曲坤沙酒,初品濃烈奔放,細品余味悠長,將飲酒時的感官體驗與人生感悟層層交織,勾勒出一幅兼具豪情與滄桑的精神圖景。 從意象營造來看,首句 “一飛沖天滿口香” 堪稱神來之筆。“一飛沖天” 本是形容氣勢磅礴的動態場景,此處卻用來描繪酒香在口腔中迸發的瞬間,打破了傳統詠酒詩對 “醇香”“綿長” 的靜態描寫。這種通感式的表達,既凸顯出大曲坤沙酒香氣濃郁、爆發力強的特質 —— 想必是開壇瞬間香氣便裹挾著糧食的厚重感直沖鼻腔,入喉后更在唇齒間久久盤旋;又暗合飲酒者初嘗佳釀時的驚喜與暢快,仿佛身心隨酒香一同舒展,開篇便奠定了豪邁灑脫的基調。 第二句 “蕩氣回腸熱血狂” 承接首句,將感官體驗升華為情感共鳴。“蕩氣回腸” 寫出酒液入腹后的溫熱感與余韻,而 “熱血狂” 則精準捕捉到飲酒后意氣風發的心境。大曲坤沙酒作為醬酒中的佳品,酒精度數與醇厚口感本就易激發人內心的豪情,詩人以 “熱血狂” 三字點睛,不寫 “酣醉” 而寫 “狂”,既避免了俗套的醉酒描寫,又傳遞出一種不受束縛的生命張力 —— 或許是借酒抒懷,將平日壓抑的情緒盡數釋放,只剩滾燙的熱血與坦蕩的心境。 第三句 “逸興微醺深似海” 畫風一轉,從外放的豪情轉向內斂的思緒。“逸興” 承接前文的暢快,“微醺” 則是飲酒后的最佳狀態 —— 既擺脫了清醒時的拘謹,又未陷入酩酊的混沌。“深似海” 的比喻尤為精妙,一方面寫出微醺時思緒的悠遠綿長,如大海般遼闊無邊,可容納過往回憶與未來暢想;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大曲坤沙酒的 “余味” 之深,酒液下肚后,味覺與心境的漣漪仍在不斷擴散,讓飲者在朦朧中與自我對話。 末句 “飲冰拋夢是滄桑” 則將全詩的意境推向高潮,也完成了從 “飲酒” 到 “悟世” 的升華。“飲冰” 一詞出自《莊子》,本指內心憂慮焦灼,此處與 “飲酒” 形成對照 —— 或許是酒的溫熱暫時驅散了內心的寒涼,或許是微醺中終于有勇氣面對過往的 “拋夢” 之痛。“滄桑” 二字看似沉重,卻并非全然的悲戚:它是對歲月沉淀的接納,是對過往遺憾的釋然,更是在品味過酒的濃烈與微醺的悠遠后,對人生的深刻頓悟。大曲坤沙酒的釀造本就需歷經一年周期、七次取酒,恰如人生需經風雨洗禮方得從容,這句詩也讓 “飲酒” 不再是單純的感官享受,而成為連接味覺與人生的紐帶。 整首詩以 “飲酒” 為線索,卻超越了 “酒” 本身:從酒香的 “一飛沖天” 到心境的 “熱血狂”,從思緒的 “深似海” 到人生的 “滄桑”,情感層層遞進,意境由淺入深。語言上既有 “一飛沖天”“熱血狂” 的豪邁,又有 “深似海”“是滄桑” 的深沉,剛柔并濟,盡顯張力。讀罷此詩,仿佛也同詩人一同品了一杯大曲坤沙酒 —— 初嘗濃烈,再品綿長,末了只剩滿心的通透與釋然,這正是好詩與好酒共有的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