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人際交往”類中考母題作文分析 董問博 【母題闡釋】 成長過程中,遭到不公、被人誤解、學業壓力、考試落榜等困難,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如果我們把自己封閉起來,長時間孤獨無助、孤軍奮戰,整個人會被堆積成山的心事淹沒,進而桎梏了自己,滋生很多不健康的心理疾病,要走出這種困境,我們必須學會人際交往。這些經歷是考生可以寫的素材。 當我們學會了傾訴和交流,別人的言行給予我們解決問題的辦法,別人的精神品質又是我們前行的動力,我們的內心會獲得滿足和依靠,能消減困難帶來的負面情緒,能獲得陽光積極正能量的心態。這些是考生可以在文章中呈現的情感主題。 人際交往是中考作文高頻主題,旨在引導考生通過與他人(家人、朋友、師長等)的互動,展現成長、情感、價值觀的變化。其核心在于以“人”為紐帶,傳遞溫暖、反思沖突、探索自我與他人的關系。因為這個主題與學生成長生活息息相關,主題又很接地氣,成為近年來中考作文命題的熱點母題之一。人際交往作文的核心在于“真實”與“深刻”。通過精準審題、細節描寫、文化賦能等方式,考生可將平凡故事寫出新意,讓文章在中考閱卷中脫穎而出。 【母題分支】 ![]() 【考題鏈接】 ·2024陜西· 子女與家長之間的日常交流用語,是親子關系狀況的一種反映。某欄目組對初中生與家長交流時經常使用的口頭語做了一次調查,情況如下: 你不懂,給你說也沒用,別說了,你好煩,我知道,別啰唆,真服了你,我做不到,我就知道你要說這……你人還怪好的哩,你懂我…… 你向往的親子關系是什么?該如何建立和維護這樣的關系?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寫一篇文章。可以談看法,講故事,可以給家長寫封信與他們交流,也可以創作獨幕劇表達你的見解,當然也可以設計一次訪談,模擬一場辯論,深入探討以上問題。 ·2024重慶B卷· 初中畢業后的暑假,父母希望你參加初高中銜接學習,而你想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你需要給父母寫一封信,請求他們同意你的想法。 注意:①請在作文第一行居中寫“給父母的一封信”;②文末署名“小渝”,時間為6月12日。 ·2024四川南充· 平常生活中流淌著的親情滋養著我的心靈,給我前行的力量。親情總是蘊藏于細微之處:一個電話,一聲叮囑,一絲笑容…… 請以“親情”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2024江蘇鹽城· 共情是一種能力。與親人朋友共情,理解他們的感受,尊重他們的意愿,可以促進關系的和諧;與仁人志士共情,體會他們的境遇,感悟他們的品格,可以獲得精神的滋養;與祖國母親共情,銘記她曾經的屈辱,見證她今日的榮光,可以激發我們的報國豪情。學校文學社舉行以“我與共情”為題的征文活動,請你寫一篇文章參與。 請以“我與____共情”為題寫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2024江蘇鎮江·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描述了古人的“報平安”。時代更迭,報平安的語言和媒介都有轉變,比如從口頭到微信。 請以“報平安”為題,結合自己的體驗寫一篇作文。 ·2024河南· 同學們交流登山經驗。有同學說:“想要放棄的時候,望望山頂,提醒自己山頂越來越近,就會找回希望。”有同學說:“特別疲憊時,回頭看看,發現自己已經登了這么高,便能重振精神。”有同學說:“這時候也可以停一停,喝口水,調整調整,繼續走。”有同學說:“不怕慢,就怕站,這時候不能停,要堅持一步一步往前走。”老師說:“大家說得都有道理。這些登山成功的經驗,其實也是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密碼。” 請以“我的成功密碼”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2024山西· 今年春節期間一部電影、一首宋詞、一個詞牌名,令不少國人蕩氣回腸,那就是《滿江紅》。意蘊悠遠的詞牌名,是中國文學寶庫中的璀璨珍珠。即使不談詞調,不言平仄,僅其字面義也別具美感,引人遐思。“少年游”或許是一次意氣風發的游歷;“相見歡”可能是一場意料之外的相逢;“定風波”的背后需要多大的努力、何等的智慧…… 你嘗試過用詞牌名做題目寫作的體驗嗎?請從以下的詞牌名中,任選一個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題目一:相見歡 題目二:定風波 題目三:少年游 ·2024新疆· 請以“我和你”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2023江西· 湖水對青山說:“我給你照了一張相,不知你是否滿意?” “滿意,很滿意——”青山說,“謝謝你!還得謝謝白云,我從不知道,和白云在一起,我是如此的美麗。我很喜歡這張合影。” 題目一:記憶中,你一定也有喜歡的合影,你的合影是否也如青山白云的合影一般美麗?是否還藏著難忘的故事?請以《合影》為題,寫一篇記敘性文章 題目二:讀完材料,你有哪些感悟?從中選擇感觸最深的一點,寫一篇議論性文章。 ·2023天津·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人與人之間常常會產生各種關聯,因而與人交往就成了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交往中,你也許會遇到困惑與煩惱,但也會發現人性的美好,獲得溫暖與啟迪,還可能會領略到從未見過的風景……同學們,對此,你有怎樣的經歷和感悟呢? 請自擬題目,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 【素材速用】 一、奪目標題 1.“表現主旨”擬題:《通訊錄里的陌生人》《那盞深夜亮起的燈》 2.“文章線索”擬題:《同桌的白襯衫》《路標》 3.“情感基調”擬題:《當“邊界感”遇上“中國式熱情”》《茶越沖越淡,情越久越醇》 4.“事件中心”擬題:《淚水模糊了膠水瓶》《花開那年,香飄永遠》 二、精彩開頭 1.上初中的第一天,我就認識了他。我們一起逛校園,一起去幫同學領新課本,在去往教材科的路上,我們嘻嘻哈哈,互比身高,我看著他那靈動的眸光,給他取了一個英文名,叫TONY,從此,這個名字就傳開了。 2.那年盛夏,知了的聒噪充斥著整個熱烘烘的世界。我和她呆坐在那棵樹下,半晌無言。我們各自懷揣心事,悲喜的神色都呈現在我們的臉上…… 3.那天清晨,秋風蕭瑟,秋葉滿地,我剛走出門,不由得裹緊了上衣。樓門口停放了一輛車,原來是鄰居家正在大包小包搬東西。“咦,這是要搬到哪兒?”我心想著,上前詢問。卻從阿姨口中得知鄰居伯伯去世的消息,我頓時呆住了,這突如其來的噩耗讓我一時間不知所措,記憶卻像開閘的洪水,涌了出來。 4.軍訓時的驕陽酷暑、考試前的熬夜奮戰、小組合作時的或爭執或默契……讓我和我的組員親如一家,短短的幾個月初中生活中,我們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大家都在小組合作的平臺上大踏步地朝前奔去。其間,我們經歷了痛苦的磨合,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組員——范同學。 5.教室中的日光燈將黑夜渲染成白晝,同學們都將頭深埋在書山之中,我因為多日來的晚睡早起,身體已經提出抗議,這會兒,實在有些如坐針氈,我便說身體不適想去趟校醫室。組長見此情形不放心,便說要陪我去。教學樓到校醫室路上的燈光并不十分明亮,幸好月光明亮,就接替了路燈,為我們照亮路途。一路上,夜晚涼風習習,組長不時地詢問我的狀況,他那關切的聲音,緩解了我的不適,撫平了我煩躁不安的內心。暗夜中,那份難得的同學情在月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三、精彩結尾 1.因為初中學業,我們不得不分離。與她之間的點滴故事如天上的繁星那般多且深遠,瑩然在我童年的記憶里。那段時光雖與我們漸行漸遠,成長路上的足跡卻不會隨之漸漸淡去。花開那年,香飄永遠…… 2.冬之涼,不似你心之向往。你因父母生活調動而舉家南遷,你成了我生活中的匆匆過客。雖然后來還打來電話或者QQ聯系,但是你就宛如“在水一方”的伊人,再見面已成奢望。我們的交往在我的生活中漾起了難以平復的漣漪。這層層漣漪在我的心中蕩漾開去,漸行漸遠,直至心底。凜凜風駘蕩,絲絲寒雪揚,友情于我而言溫柔過我的生活。我的摯友,是你把我的生活點亮! 3.我抱著筆記本,回到家,端坐在臺燈下面,一頁一頁地讀著,她把我與她從相識到朋友到分別的往事寫得詳細具體,大到我們發生歧義爭吵,小到她關心我的感冒。看著這些內容,我止不住掉下眼淚,淚水滴在紙上,洇濕了字,墨跡慢慢擴散,產生了黑色的暈痕。我淚眼婆娑著,書寫的內容早已經模糊不清,但是與她交往的種種如過電影般浮現在眼前,感覺這些事都像發生在昨天。歲月深處的花開雨落,總隨著時間的沖刷散落天涯,流轉風干,但是我與她交往的那一段時光,將成為我內心靜守的最重要的經歷。 4.初次見面時,他剃著個小寸頭,再加上魁梧的身材,如泰山一般的身體給人巨大的壓迫感,活像一個校園惡霸,可是他一張口,氣勢立馬就垮了。一個“惡霸”的身體,卻發出了稚嫩的童音。巨大的反差讓人感到驚詫,于是跟他對話的人常常會發出不合時宜的笑聲。那時候大家彼此還不熟悉,大多數人都很靦腆,但總有一些人活躍,很自信,他就是其中之一。這讓我對他產生莫名的敬意。尤其是在某一次考試后,那一次他是班級第一,在年級范圍內也名列前茅。這時,我看他的身上似乎環繞著一個光圈,光圈中的光彩扭曲成兩個字——學霸,這也使他光榮承擔了兩個大課代表的職位。那段時間他在班級里尤其在成績方面的能力就如同虎王坦克一樣,極具統治力。 5.你的話語,你的學習理念,你的善良聰慧,讓我深受感動。其實,你才是我心中的北極星,指引我在成長的路上大步前行…… 四、經典詩文 1.人生樂在相知心。——宋·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其二》 2.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周恩來 3.與人相交,無需刻意迎合,更不必巧言令色。正如莎士比亞所言:“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當我們以赤子之心待人,既能讓溝通如春風化雨,也能讓信任如金石不移。真正的朋友,會在你低谷時雪中送炭,而非順境時錦上添花;會在分歧時直言相諫,而非曲意逢迎。——《人民日報》金句 4.人際交往中,“成己達人”的智慧遠比爭強好勝更具價值。為他人搭橋,亦是為自己鋪路;予他人玫瑰,終能手有余香。正如古人所云:“利人者,人恒利之。”唯有在互助中攜手同行,方能抵達更遠的彼岸。——《人民日報》金句 5.使一種交往具有價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價值。在交往中,每人所能給予對方的東西,絕不可能超出他自己所擁有的。他在對方身上能夠看到些什么,大致也取決于他自己擁有些什么。高質量的友誼總是發生在兩個優秀的獨立人格之間,它的實質是雙方互相由衷地欣賞和尊敬。——周國平《親疏隨緣》 五、名家片段 人生路上的識人與擇友 在生活的漫漫旅途中,我們如同置身于一片廣袤的森林之中,不斷與形形色色的人相遇。而真正了解一個人,絕非易事,它需要我們在實踐和接觸中,從日常的聊天,到每一次為人處世的細節里,去慢慢探尋。 曾經,我遇到過一位脾氣暴躁的同事。他的情緒就像隨時會爆發的火山,一點小事就能讓他大發雷霆。在辦公室里,他常常因為工作上的一點分歧就對同事及老板怒目而視、大聲呵斥。他的家人也深受其擾,聽說他在家里稍有不順心,就會把壞情緒發泄在親人身上。這樣的他,讓身邊的人都對他敬而遠之,大家都不愿意主動與他交流合作,因為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會觸碰到他的“雷區”。從他身上,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人的情緒管理是多么重要,暴躁的脾氣不僅傷害了他人,也讓自己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還有一類人,自私自利是他們的標簽。他們的世界里只有自己,心里絲毫沒有他人的位置。在團隊合作中,他們總是只想著自己能獲得多少利益,而不愿意為團隊付出一點努力。面對朋友的求助,他們會找各種借口推脫,生怕自己吃一點虧。在利益面前,他們更是積極伸手,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和這樣的人相處,就像在和一個永遠填不滿的無底洞打交道,讓人疲憊又失望。這樣的人,雖然可能一時得逞,但終究會失去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通過這些經歷,我深刻地感悟到,在人際交往中,我們不能隨意和誰做朋友,要尋找那些真正真誠、善良、有擔當的朋友。因為真正的朋友,是人生路上最寶貴的財富,他們會在你困難時伸出援手,在你迷茫時給予指引,陪你一起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 (摘編自“花花的鄉村文學”,作者:龐志國,有刪改) 【品析】 以“森林之旅”的比喻開篇,引出“識人”的復雜性,隨后通過多個具體案例,如暴躁同事、自私自利者,分析這些類型的人的特征,最后總結擇友的重要性。案例貼近生活,具有較強的代入感,比喻生動(如“情緒像火山”),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短句與長句交替使用,節奏張弛有度。結尾部分引發讀者對友情的珍視,情感真摯。 【題目預測】 一家人買了一個帶小花園的房子,拾掇花園時,爸爸說栽種金銀花,因為金銀花能泡水喝;媽媽說栽種月季,月季開得久;孩子說栽種桂花,因為桂花香……其實,花能入選,一定有它令人滿意的條件,生活中,你與人交往如是,別人與你交往亦如是。 結合親身經歷談談你對上述文字的理解與思考,或記敘難忘經歷,或論述其中道理,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題目自擬;(2)不要套作,不得抄襲;(3)不得透露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關信息;(4)文體、角度自選。 【寫作思路】 (1)緊抓任務內容。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作文題。我們先從材料中理解清楚寫作任務。一家三口對于栽種植物發生了分歧,理由都非常充分,我們從分歧中,也讀出三種花的不同作用:金銀花可以泡水,有藥用功效;月季花期長,能夠長時間欣賞;桂花因為芳香,讓人心情愉悅。我們由花及人,花能被人們選用,栽種到花園中,因其有自身的特點,你愿意與人交往,這個人也有你認同和喜歡的點,同樣,別人愿意與你交往,是因為你身上也有別人欣賞和喜歡點。這篇文章主要從“交往”這個角度,或講述一段與你有關的故事,寫一篇記敘文,或者論述其中的道理,寫一篇議論文。主旨情感上,或表達師生情誼、同學情誼,或贊頌人性光輝,或進行教育引導,主題可以是一個或者幾個。寫作形式上,記敘文要注意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運用修辭手法美化語言;議論文要注意論點鮮明,論述縝密,多用論證方法。 (2)緊抓題目要求。以“交往”任務驅動,采用題目自擬,完成一篇作文,就是說題目不能單純擬為“交往”,另外題目不能過長,不能出現語病,不能與文章題目不一致,更不能不擬標題,標題是賦分的,一定要謹慎對待。“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考生所寫的作文字數不得少于600字,否則會被扣分。“文體自選”要求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一種文體進行寫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襲”要求考生獨立完成作文,不得照抄他人的作文,否則會被扣分。“不得透露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關信息”要求考生在答題過程中若出現人名、校名、地名時一律用其他名字代替,否則會被扣分。 【佳作示例】 你是人間四月天 西安濱河學校 邢孜菡 莫扎特曾經說過:“大膽地踏上旅途吧!我不知道前方的路途究竟有什么,但是我們還是邁出了步伐。”當我們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中,感受時光的流逝、季節的變換,目之所及,很多風景都能點亮眼睛,很多人事都能沉淀在心海深處。回望之時,依然感慨萬千。 在我人生的旅途中,你就是我的人間四月天,你的身影出現在那獨一無二的春色中,一切都脈脈溫情,一切都讓人感動。 我們的第一次見面是在你14歲的那個春天。你雖然個性倔強、脾氣有些不好,卻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小提琴手。那是在一個公園里,我第一次看到你在游樂園停留,你為孩子們吹豎笛,為他們演奏小提琴。初次見面,你就像傲然綻放的花朵,成為搖曳在枝頭最美的風景;又像雨過天晴的彩虹,漸漸呈現絢爛的色彩。我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視你,仰望你,那一瞬間的剪影像被一卷膠片定格,定格在我的心里。 在以后的相處中,我才發現,看似遙不可及的你,其實離我也是那么近。你的所言所行,閃爍著光芒,當我們彼此相遇的瞬間,就再也不是孤單的一個人。面對一架小提琴,每一個音符從指尖流淌,敲擊著我的心房,蠱惑著人心。隨著音節的高下流轉,內心漾起的歡愉就如二十四色的調色板一般絢麗多彩。旋律隨之舞動而出,第一個音符奏出的瞬間,你便成了我的憧憬,你如同四月在春雨中等待的櫻花,滋潤而舒展,張揚著個性而又不失溫婉少女的輕柔。我也好像蜷臥在長椅邊的貓,瞇縫著眼睛,慵懶、愜意地咀嚼著每一個音符。 演奏中奮力的你,和那不被拘束的樂曲融為一體。你明明演奏得那么好,卻被老師嚴苛地訓斥。你認真地聽著,一臉虔誠,然后又認真地一遍一遍練習,直至老師頷首微笑。你演奏小提琴的明眸笑靨,是你在我腦海中難以磨滅的記憶。喜歡四月中最美的你,那和孩子們一同合奏的你,那晨光熹微中耀眼的你,將音樂的律動通過春風的吹拂,通過翩躚的花瓣,通過滿徑的芬芳,傳遞給我們。 最后看你的一次表演,結束表演的你穿越層層人潮,在春天微醺的曦光中向等待她的人飛奔而來,電影是這樣的特寫。因為我要去異地求學,暫別家鄉,也只能和你分別。遺憾的是我和你的交往也就只有短短的十幾天。 你相遇的時候是四月,和你分別的時候也是四月,四月的你是無法忘卻的風景。每每楊柳堆煙,繁花盛開的時候,我看著這旖旎春光,就會不自覺地想起了你。我曾對你說:我們的交往如四月的清風,看不見,抓不住。每每想到這里,我內心都覺得多少有些遺憾,有些失落,有些心疼。你雖然很認同這個觀點,但又對我說:像清風不也很好,因為清風無處不在。所以我一直都在。一句簡單的寬慰話語,我不禁釋懷。是啊,清風無處不在,你我一直都在一起。 落櫻入夢滿薰香,夢醒猶記四月慌,心間放晴,你在微光中的笑容我依舊記得。希望再見時,我們青山不改,友誼不變。 指導老師:董問博 【點評】 ①意象鮮明,情感濃烈。作者以“人間四月天”為核心意象,行文中借用櫻花、彩虹、清風等意象,賦予友情以季節的溫度與色彩。開篇引用莫扎特的話,奠定了“旅途與風景”的哲思基調,結尾以“青山不改,友誼不變”呼應,情感首尾圓融。②細節動人,場景如畫。文中對演奏場景的描寫尤為精彩:“第一個音符奏出的瞬間,你便成了我的憧憬”“蜷臥在長椅邊的貓,瞇縫著眼睛,慵懶、愜意地咀嚼著每一個音符”,將聽覺轉化為視覺與觸覺,畫面感極強。③修辭豐富,詩意盎然。比喻、擬人、通感等手法信手拈來,如“傲然綻放的花朵”“雨過天晴的彩虹”“滿徑的芬芳”,語言靈動而富有韻律。 本文發表于2025年3月26日《新課程報·語文導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