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那天在街頭,我親眼目睹一位媽媽朝孩子吼:“你怎么這么笨!就這成績,以后能有什么出息?”孩子低頭沉默,眼圈發紅。你以為他聽進去了?其實他內心在崩潰:“我是不是真的很沒用?”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身體上的傷口能愈合,但語言扎進心里的刺,卻可能讓孩子痛很多年。不少父母每天都在用“習慣性狠話”,不知不覺消耗著孩子的自信和勇氣。 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這4句殺傷力極大的話,千萬少說。哪怕只說一次,都可能讓孩子陷入長達一年的自我懷疑。 ??第一句:“你怎么總是做不好?” 這句話可怕在哪? 它不是針對某次失誤,而是直接否定孩子的全部能力。 背詩錯了、題目寫歪、沒遵守規則……你本想提醒,卻變成:“你怎么總是……?” 這相當于告訴孩子:你失敗不是偶然,是你這個人不行。 經常聽這句話的孩子,容易: ① 自我否定:我就是差勁 ② 害怕挑戰:不敢嘗試,怕再錯 ③ 逃避責任:做多錯多,不如不做 ?試試這樣說: “這次好像有點小失誤?一起看看問題出在哪~” “不是做不好,只是方法還沒找對~” 肯定孩子的付出,給他“我再試一次”的勇氣。 ??第二句:“你看看別人家孩子!” 這句話,簡直是無數人的童年噩夢。 你認真寫作業,他來一句:“別人兩頁都寫完了,你才剛開始?” 你練琴辛苦,她卻冷笑:“鄰居xx都登臺演出了,你還在退步?” 這種對比,傷害的不只是自尊,更是對孩子自我的徹底忽視。 長期被比較的孩子: ? 自我價值感低 ? 做事只為討好,難以主動 ? 情緒麻木,變成“求表揚機器” 他們的內心邏輯只剩:“別人好=我不夠好”。 ?試試這樣說: “你最近的努力,媽媽/爸爸都看到啦~按你自己的節奏來!” “每個人閃光點不同,重要的是超越昨天的自己~” 多鼓勵孩子“和自己賽跑”,ta會更有力量向前。 ??第三句:“再這樣我就不管你了!” 這看似是“嚇唬”,實則是一種情感威脅。 孩子犯錯——本來很正常——但你用“收回愛、放棄關注”來逼他服從。 時間長了,孩子會覺得: ? 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 ? 不敢犯錯、不敢表達真實情緒 ? 形成“討好型人格”,害怕被拋棄 ?試試這樣說: “我知道你現在很難接受,但我會陪你一起面對。” “我理解你有情緒,我們都冷靜一下,你想說的時候我都在。” 讓孩子明白:即使批評你,我也依然愛你。 ??第四句:“這么簡單你都不懂?講十遍了!” 語氣是著急,但孩子聽到的是: “我對你沒耐心了,你讓我失望。” Ta接收到的信號是: ? 我太笨了 ? 我就是個麻煩 ? 所有人都討厭我 這些話只要一句,就足以擊碎孩子全年建立的信心。 你每說一次“這都不懂?”,都是在把孩子推向自我懷疑的深淵。 孩子不是怕困難,是怕你覺得“你早該會了”。 ?試試這樣說: “這塊確實有點難,我們再換個方法試一次?” “每個人都有卡殼的時候,我們來一起攻克它!” 只有你先不焦慮,孩子才能安心學習。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孩子往往記不住你教的大道理, 但一定會記住你脫口而出那句最傷人的話。 我們期望他們眼里有光、心里有底, 卻又常用“打擊式溝通”熄滅火苗。 我們的每句話,可以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墊腳石,也可能是絆腳石。 愿我們都能學會: 好好說話、耐心傾聽、用尊重陪伴孩子長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