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四川懋功,紅軍兩支主力部隊,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在槍林彈雨中艱難“牽手成功”。本來,這是一件大喜事,像極了打工人盼來的“合并福利”。 可沒想到,會師沒幾天,就為了“到底往哪走”吵成了翻書現場。 中央說:往北,去陜甘,搞抗日。 地圖一攤,南下確實誘人:成都、雅安、瀘州,地肥糧多,道路好走,聽起來像是革命版“天府之國”的打卡路線。可結果呢? 一腳踩進去才發現,這條“康莊大道”,實際是條“機關重重的陷阱路”。 今天我們不談口號,不聊政治,就站在一張地形圖上,來講講這個被歷史塵封多年的地理真相。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地圖上看不出的真相——四川地貌的“陷阱設計”說四川,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一個字:盆。 四川盆地確實是塊肥地,成都平原、川南丘陵,地廣人多,農耕發達,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可問題也恰恰就在這。 四川地形最大的特點是:中間是個盆地,四周全是山。 從重慶、成都再到樂山、雅安,這一圈環繞起來叫“盆周山地”。山不高嗎?高得很——大巴山、邛崍山、龍門山、夾金山,一個比一個橫,像圍欄一樣把整個四川圍得密不透風。 你想從外頭打進來?得翻山越嶺。你想從里頭逃出去?一樣要穿山越嶺。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紅軍剛進四川時,幾條“潛在路線”都擺在面前: 東線:從遵義北上,經過重慶、達州、廣安一線。 中線:渡赤水,經瀘州、宜賓到成都。 南線:經雅安、蘆山、天全進川康。 最后剩下的,就是西線,西藏這條“看似沒路”的路。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西藏地形,看似絕境,卻成生路西藏這條線,說實話,初看是送命的。 地圖上標注的地名,全是些聽起來像“謎語”的地方:達維、夾金山、草地、阿壩、松潘。 可只要把“人類地理學”翻一翻,就知道,這些地方才是真正能保命的好地方。 夾金山、夢筆山、大雪山,這些地方的特點是: 海拔高,平均都在4000米左右; 山勢險,基本是“懸崖連懸崖”,一不小心就是“人沒了、隊伍散了”; 天氣狠,六月還飄雪,夜里零下十幾度,凍死人不是段子。 可這對紅軍來說,卻反倒成了“保命牌”。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因為國民黨大軍根本進不來。 你說劉湘、劉文輝那些川軍,再猛,也不敢翻雪山打仗。一來他們是地頭蛇,不是愣頭青;二來他們知道,西藏不是打仗的地兒,是養命的地兒。 紅軍北上,躲進西藏,就等于從敵人眼皮子底下消失了。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說句良心話,要不是藏民撐一手,紅軍早就掉溝里了。 紅軍翻越夾金山時,有的戰士高原反應走兩步就吐,但藏族鄉親們騎馬翻山、背糧送水、帶路扎營,樣樣上手。 當時紅軍嚴重缺糧,西藏人民拿出珍藏的糌粑、酥油、牛奶,甚至自家釀的青稞酒,一點不含糊地送。 后來毛澤東說:“兵民是勝利之本”,這不是口號,是親身感受。 川西北西藏是個什么地形?橫斷山脈+若干大河+草地沼澤。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這組合聽著像天譴,但對紅軍這種“機動型部隊”來說,正好派上用場。 因為國民黨軍隊不敢深入、交通不便、補給斷絕,所以一旦紅軍扎進來,就像打了“隱身符”。 中央紅軍從1935年6月進入西藏,到9月走出草地,整整三個月,國民黨一次像樣的圍剿都沒打成。 別看路線走得艱難,這條路卻是紅軍整個長征過程中,最安全的“戰略緩沖區”。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南下川康的地形困局反觀張國燾選擇的南線,看起來是條“大馬路”,其實是個地理陷阱。 南下的目標,是蘆山、名山、天全,再下一步,就是成都。 這一帶有個地貌名詞叫“川西平原邊緣地帶”。 翻譯過來就是——地勢平坦,敵人來得快,紅軍藏不住。 你往天全、蘆山一站,敵人從成都、邛崍、雅安幾路夾擊,你根本轉不開身。 不要以為地勢低就好走,川西丘陵一帶其實比山地還麻煩。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那邊全是“細溝、淺丘、雜樹林”,白天走迷路,晚上栽水田。軍隊一分散,指揮系統全亂。 結果打著打著,張國燾手下兵力吃緊,補給線拉爆。最后連打下的蘆山縣,都守不住。 蘆山守軍一跑,紅軍剛高興兩天,國民黨大部隊一壓上來,硬生生被逼回頭。 中央紅軍最終北上,進入甘肅南部,與紅十五軍團會師,隨后建立起陜甘根據地。 而張國燾南下失敗,部隊損失慘重,不得不灰頭土臉地調頭北上。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這時候,勝負早就分出來了。 不是因為誰會打仗,而是因為誰更懂地理。 毛澤東一句話點透真諦:“戰略首先要看地形,其次才是兵力。” 長征不是哪條路好走的問題,而是哪條路能活下來。 地圖上畫不出命運,但地形能決定生死。 南下,看著平坦,其實藏著刀子;北上,看著險惡,卻是活口。 歷史不會說謊,它只是站在山脊上,靜靜看著誰能走得出去。 別被“好走”騙了,真正能走通的,往往是那條最難走的山路。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參考資料:西南地區紅一角 紅旗漫卷川西北——四川在紅軍長征中的地位與作用.四川黨史網2020-11-27 西藏在紅軍長征中的重要地位和歷史貢獻.黨史文匯2016-10-13 南下還是北上,決定革命前途的關鍵之爭.新華社2016年09月01日 發展鞏固和南下受挫階段(1935.10.19——1936.7.1).《長征史稿》2014年10月1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