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我翻看《像藝術家一樣思考》這本書時,發現我7月26日在西充鷺島酒店記在書皮下的筆記:認知再高,也斗不過一個有系統的人。 筆記粗放,意思也不甚明了。我理解認知高的人,應該像藝術家這種,他們做事不被定義,有一種天才的氣質,甚至隨心所欲。不過,真正成功的高人需要有系統思維,并建立自己的系統。 ![]() 一個有系統的人,會設計一種“讓努力必然發生的環境”。比如,早晨起來就花30分鐘做計劃,晚上在再花30分鐘復盤,這種人有一個特質:秩序感極強,該做什么就做什么。 光看認知,再聰明的人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一個人的智慧總有局限性,“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當然,還有認知偏差,有盲區,甚至自以為是。 光有認知,沒有系統,是成不了事的。比如,很多知道最近買股票容易賺錢。但是你沒有本錢(環境支持),沒有開戶,沒有經驗支持(智力支持),那這個錢你就賺不了。 ![]() 如果有系統,就是相當于有了人、財、物的支持,“打得三邊鼓,離不開五七人”,就像J哥、K哥當年耍“電能兒”一樣,隨隨便便來了五、六位數。 如果再加上自我修正的決策系統,用專業的《檢查清單》來彌補缺陷,系統化的冗余和可選擇性還可以應對“不確定性”,那就更穩當了。 有個比喻說得好,認知是原材料,系統是生產線。認知是工具箱,系統是操作工具的人。只有工具箱,沒有技術員,工具箱永遠無法自己去修水管的。 系統思維,實際應該是一堆思維模型和思維框架。芒格說過,我的智慧不過是100多個思維模型的集合。 ![]() 感覺他說得很復雜,又很正確。人生就是一個系統,比如人身有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拓展開來,一個人還要有學習系統、財務系統,但是健康系統會影響學習系統等其他系統。 系統的優點還有很多,比如能夠反脆弱,可享有習慣系統的“復利”,能夠協同發展,憑借“簡單規則+持續迭代”,人生就會自動向上流動。 對,要接受系統比自己更聰明的事實,因為“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 ![]() |
|
來自: blackhappy > 《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