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元末明初這段歷史時,總有一種疑惑。朱元璋建立新生的明王朝,以摧枯拉朽之勢北伐,不到一年時間下山東、平河洛、破大都,把元順帝趕到塞外。 都城既破,元朝作為全國性政權終結,史書中稱謂就變成了“北元”、“殘元”、“故元”。 聽名字就慘兮兮的,可王保保、李思齊、張良弼這些人為啥還繼續和明王朝周旋,不肯輕易投降呢?尤其是王保保,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失敗,站起來,再失敗,還是起身再來。 難道這些大人物都看不清時代大勢嗎? 后來才漸漸意識到,這股疑惑是視野和情感投射到明王朝,忽略了此時北元還很強大的客觀事實。 跳出明王朝視角,以王宣、李思齊、張良弼、王保保這些人的視角看,背后的大元老板就像一位中老年大叔,被一個精神抖擻的年輕小伙一頓胖揍,可老板那身肌肉不是蓋的,隨時可能一通老拳把小伙子打趴下。 那么當明朝小伙鋒芒畢露時,北元這位中老年拳手實力還剩幾成呢? ![]() ![]() 退回蒙古的北元朝廷,除了控制蒙古本部之外,還控制著東北、秦隴、甘肅和云南等地區,幅員遼闊,兵力強盛。 東北地區有太尉納哈出,擁兵二十萬; 通州、大興州一帶有中書右丞相也速,統兵數萬; 山西有王保保野戰兵團,兵力超五萬; 秦隴地區有李思齊、張良弼,這兩位各自統轄兵馬十余萬; 甘肅行省駐軍頗多,王保保山西野戰兵團被徐達、常遇春擊敗,僅帶十八名親衛逃到甘肅,短時間又拉起了十萬人的作戰隊伍; 云南地區有梁王,擁兵十余萬; 最關鍵的,元順帝中央朝廷直轄兵力至少十數萬。即便接連經歷了上都、應昌之敗,等藍玉再次征伐捕魚兒海時,仍然俘獲士卒七萬余人。正是有本部兵馬這塊最大壓艙石,元順帝才能像往常一樣讓各地強悍的軍閥繼續為己所用。 雖然元朝在中原的統治已經崩潰,但北元能夠掌握的兵力仍然超百萬。 “引弓之士,不下百萬眾也,歸附之部落,不下數千里也,資裝愷仗,尚賴而用也,駝馬牛羊,尚全而有也”。正是對此時北元實力最恰當的評價。 有如此龐大的兵源庫,恰好解釋了,王保保為什么總能像小強一樣,打不死;士兵被俘后,總能再次集結一支人數眾多的軍隊。 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徐達、常遇春在山西擊敗王保保野戰兵團,俘虜士卒四萬余人; 洪武二年(1369年)四月,馮勝兵臨臨洮,李思齊降,收編軍民十萬余人; 洪武二年(1369年)六月,常遇春、李文忠擊潰也速、江文清,生擒元軍數萬人; 洪武二年(1369年)八月,徐達、馮勝攻破慶陽,擊潰張良弼集團; 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徐達在定西再次擊潰王保保軍團,俘虜兵馬八萬余人。 ![]() 經過一系列征伐,明王朝基本掃清長城以南的蒙元力量,將其趕到塞外,徹底斬斷北元對漢地的掌控。 從古至今,塞外從未真正肅清過,每當消滅了一股勢力,總會有另一股勢力崛起,取而代之。 原因并不復雜,漠北地區廣袤無垠,有一定的人口承載空間。當中原王朝出于自身安全考慮,對漠北進行打擊,攻破大汗牙帳也好,封狼居胥也罷,費盡心力將當地人口控制到安全線以下。 但,土地就在那里,資源總量變化不大,就總會有另一批人再次繁衍到相當的數目。 洪武帝是明白這個道理的。當收復漢人傳統故地后,洪武帝傾向“和解”策略,多次向元廷置書,表達和解意圖。 只要北元認清定位,擺正“地方性政權”的位置,以明王朝為宗主國,自身作為藩屬國繼續存在。對雙方都好。 但,自忽必烈建立元朝已近百年,蒙元統治中原地區數十年,這群蒙古貴族是吃過見過的。 享受過天朝上國、萬邦來朝的榮光,哪還肯俯低做小;享受過中原地區的繁華,哪還肯安心回到漠北啃沙子。 不管是元順帝,還是后繼的元昭宗,都選擇和明王朝勢不兩立,不斷襲擊明王朝疆域,試圖再次打回中原,實現帝國中興。 沒辦法,明王朝和北元,雙方只能不死不休。 洪武三年(1370年)五月,李文忠以十萬之眾進逼妥歡帖睦爾棲身的應昌。正當大軍壓境的危機關頭,妥歡患痢疾病死,其子愛猷識理達臘率數十騎突圍北走和林(今蒙古國哈爾和林)。 明軍隨后打破應昌,迫使北元朝廷從此退居漠北草原。 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軍攻占云南,北元梁王自盡。 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軍兵發遼東,北元太尉納哈出率眾二十萬出降。納哈出的投降等于斬斷了北元朝廷的左臂,使東北地區北元與明朝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納哈出剛剛降服,洪武帝便決定乘勝出擊,一鼓作氣殲滅北元,聲稱“肅清沙漠,在此一舉”。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軍大將軍藍玉率十五萬之眾出大寧,偵查得脫古思帖睦爾就在捕魚兒海一帶。四月,藍玉指揮明軍從間道馳進,穿越沙漠,直搗脫古思帖睦爾大營。 當藍玉指揮明軍發動突襲的時候,北元軍隊倉促應戰,被明軍打得落花流水。脫古思帖睦爾僅率數十騎,狼狽逃跑。明軍招降部眾七萬余人,并獲馬駝牛羊15萬匹。 捕魚兒海之戰慘敗,北元朝廷擁有的財富及直接指揮的軍隊喪失殆盡,作為黃金家族共主的聲望一落千丈。在逃亡和林途中,脫古思帖睦爾被宗王也速迭兒弒殺。 也速迭兒是忽必烈弟弟阿里不哥后裔,他能篡位,別系宗王,當然亦可取而代之,草原政局從此再無寧日。 也速迭兒篡位后,“大元”國號不再使用,北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
|
來自: aiaiweiwei > 《歷史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