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財富》中國科技50強榜單公布。 長沙的希迪智駕成功上榜,成為商用車智能駕駛領域唯一入選企業,也是湖南唯一的科技代表。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希迪智駕這個名字,但在業內,大家都知道,它背后真正的靈魂人物,不是別人,而是“大疆教父”李澤湘。 他很少在公眾場合拋頭露面,穿著隨意,說話慢條斯理,卻是一個能改變整個中國硬科技格局的人。 大疆的創始人汪滔是他的學生。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大疆最艱難的時候,他親自出任董事長,既投錢,又輸送人,把公司扶上馬、送一程。 等大疆成了全球無人機霸主,他卻悄悄退場。 這就是李澤湘,一個外表低調,實則在批量制造億萬富豪的人。 問題來了:他憑什么能做到?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李澤湘1961年出生在湖南永州,父母都是教師。 按照當時的命運軌跡,他大概率會進入工廠,成為一個普通的車工。 1978年,高考恢復的第二年,17歲的李澤湘考入中南礦冶學院。 正是這一場考試,讓他跳出了原本的軌道。 更巧的是,美國鋁業公司那年訪華,臨走時留下兩個留學名額,他憑成績拿到其中一個,踏上了留美之路。 在美國,他幾乎走完了頂尖學府的全套關卡:卡內基梅隆雙學士,伯克利三連碩士加博士,麻省理工博士后。 那時候,很多人選擇留在美國,他卻一口回絕了所有高薪邀請,毅然回國。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他的理由簡單:“我首先是一名老師,我要在中國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這句話,后來成了他一生的座右銘。 回國后,李澤湘在香港科技大學當教授,成立了3126實驗室。 但他很快發現問題,學生上課昏昏欲睡,對前沿理論提不起興趣,不是他們笨,而是缺少實踐。 光講論文沒用,必須讓學生親手把東西做出來。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于是,他提出一個在當時很激進的觀念,大學教育不應該停留在論文,而要通向產業。 學生要能創業,把科研成果做成產品。 這個觀念后來被他付諸實踐,3126實驗室不僅是實驗室,更是創業預備役。 學生們在這里,不僅寫論文,還要做項目、搞公司。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在3126實驗室走出的學生里,有不少后來成了創業者、行業領軍人物。 汪滔就是其中之一,在本科時,他因畢業設計失敗只拿了個“C”,但李澤湘看到了他的潛力,破格錄取他讀研。 2006年,汪滔在深圳的一個小倉庫里創辦了大疆。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創業初期,公司幾度瀕臨倒閉:資金鏈斷裂,員工流失,技術停擺。 絕望時,他去找李澤湘,對方做了三件事:投錢、拉人、親自擔任董事長。 簡單說,就是“又出錢又出人”。 還有一次,大疆與GoPro談判,GoPro提出合作,但要拿七成利潤。換個創業者,也許會忍氣吞聲,但李澤湘和汪滔在停車場躊躇良久,最后決定拒絕。 三個月后,大疆自主研發的“精靈”系列橫空出世,直接引爆了市場。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2014年,精靈2代被《時代》雜志評為全球十大科技產品。 如今,大疆占據全球80%的市場份額,成為世界無人機之王。 從此,李澤湘被稱為“大疆教父”。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大疆成功后,很多人勸李澤湘繼續留在董事會,坐享財富,但他主動退了出來。 原因只有一個,他要的不是是運營一家公司,而是一整套可復制的方法論。 1999年,他在深圳創辦固高科技,專注運動控制,固高后來成為行業龍頭,2023年成功上市。 之后,他又在東莞搭建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孵化了140多家硬科技公司,總估值超過2000億。 云鯨智能、正浩創新、海柔創新……這些名字,如今都已是行業里的獨角獸。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慢慢地,李澤湘摸索出了一套屬于自己的造星路徑。 在課堂上,他先把學生當作苗子來觀察,進入實驗室后,他又給這些學生舞臺,讓他們在真刀真槍的項目里歷練,而不是只埋頭寫論文。 等到有人真的想要創業,他更是毫不猶豫地出手,不僅出錢,還出人脈、出資源,甚至親自下場兜底。 等公司走到資本市場,他又會牽線搭橋,幫他們在更大的舞臺站穩腳跟。 正是這樣的循環,讓成功不再是個別天才的孤例,而是可以被復制的結果。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十幾年間,他門下已經走出了十多個80后、90后的億萬富豪,用學生們的話說,李澤湘把一間實驗室,硬生生打造成了一個創業工廠。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2016年,長沙市政府邀請李澤湘,希望他回鄉建一個硬科技孵化平臺,他答應了。 一年后,希迪智駕成立,它與市面上的自動駕駛公司不同,專注商用車,尤其是重型礦卡。 短短幾年,希迪智駕就在國內多個礦區落地。 56輛無人礦卡、500輛有人礦卡混編作業,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無人駕駛礦區車隊。 中國計量科學院認證,效率比人工高4%,能耗成本降低88%。 2024年,希迪智駕拿下沙特1500臺智能重卡大單,又相繼進入中東、非洲、澳洲市場。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2025年,它登上《財富》中國科技50強,成為賽道唯一上榜的企業,也是湖南唯一的代表。 這是李澤湘方法論的又一次成功驗證。 李澤湘并不把財富看得很重,有人問他為什么放棄大疆的董事長,他說:“我首先是一名老師。我的夢想是,在中國孵化出更多的大疆。” 對學生,他始終寬容,創業失敗沒關系,他會兜底。 早年有學生做半導體公司失敗,欠下一屁股債,最后是他出面收拾殘局。 幾年后,那些人重新站起來,成了行業骨干。 他常說:“大學最重要的成果不是論文,而是學生。” 今天,當人們把目光放在希迪智駕,看到礦區里呼嘯而過的無人重卡時,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一點,這不僅是一個公司成功,而是一代創業者正在被批量制造出來。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李澤湘的獨特之處,不是他本人能創辦多少公司,而是他能不斷復制成功,把學生們送上舞臺。 這種模式的價值,遠遠超過一家公司、一款產品。 從大疆到固高科技,從松山湖機器人基地到希迪智駕,李澤湘證明了一件事:一個教授,完全可以改變一個產業的格局。 當《財富》榜單把希迪智駕推到臺前時,更多人看見的,是一輛輛智能礦卡,而真正值得看見的,是背后那位批量制造億萬富豪的“大疆教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