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第807期 《詩譯〈周易〉六十四卦》者,瓊州陳奮先生覃思精研之作也。先生以詩心叩易道,以文脈續玄機,融象數義理于辭章,會陰陽剛柔于韻格,誠古今所罕見之創制也。 夫《易》之為書,廣大精微,包羅萬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百姓以此日用而不知。然其言簡奧,其象幽隱,學者每望洋興嘆。先生乃發宏愿,以七言律絕之體,譯六十四卦之旨,一爻詠之以句,一卦綴之以詩,使雷風山澤俱化詩中之景,元亨利貞皆成筆下之情。如《乾天吟》之“隱德潛陽遁世焉”,“用九御天”顯健行不息之精神;《坤地吟》之“厚德承天得化光”,“安貞順得”彰含弘光大之德性。此非徒文字之巧,實乃心性與易理相印證之所得也。 觀其體例,折腰孤雁,古風律絕,隨卦施體,因象擇韻。《屯卦》以云雷之象起興,《蒙卦》以山下泉清為喻;《大有》述豐穰之慶,《謙卦》弘卑牧之德。乃至《井》《鼎》以五古顯其樸厚,《中孚》以六言彰其誠明。詩體之變,猶卦爻之動,皆所以效天法地、通神明之德者也。 昔者康節先生以《擊壤集》述易理,船山居士以《周易外傳》闡幽微,然以全本六十四卦為詩,兼賅象數義理而詞章斐然者,蓋未見有如今日之編者。此集之成,非惟易學之津梁,亦詩壇之瑰寶。可使讀《易》者得詩之趣味,愛詩者明《易》之精深,誠雙美兼收之盛事。 先生囑余為序,余覽斯編,如行山陰道上,千巖競秀,萬壑爭流,目不暇接。乃嘆曰:易道之無窮,詩心之不朽,盡在是矣!故不辭淺陋,聊綴數語,以志欽佩云爾。 潁川堂 巴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