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陸,是山西運城南部一個緊挨著黃河的小城。剛剛過去的夏天,小城里最大的新聞可能是,送外賣的18歲小伙子王佳皓收到了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 勤工儉學、上北大,在這個“別人家孩子”的故事里,王佳皓激動而清醒。他反復提醒自己接下來要付出的努力,也遙遙望見改變命運的可能。他童年記憶里凌晨三四點就要出門務農的父母,也許能因為他,過上更好的生活。 ![]() 也許是王佳皓有意為之,投遞通知書的快遞員撥通的是他父親王禮軍的電話。王禮軍有些惶恐:“這是我孩子的通知書,他現在不在家,他只是留了我的號碼?!蹦欠菁右沧屗磸突匚叮昂炇湛爝f那一刻心情相當激動。” 那是一天里最熱的時候,王佳皓正在平陸縣圣人澗鎮青年街送一單外賣。接到父親電話,王佳皓趕回家,看到了通知書上的“大學堂”三個字。 “我竟然真的能考上北京大學?!备袅撕芏嗵?,王佳皓還在感慨。 ![]() △正在送外賣的王佳皓 送外賣不是王佳皓第一次勤工儉學,這本是讓人驕傲的經歷,姐姐王潔說起來,更多是心疼。上高中時,王佳皓曾去茅津渡口的夜市打工,一遍遍穿串、遞餐,見縫插針整理貨物,用汗水換取二三十元的酬勞。這些錢,王佳皓用于自己的日常開銷,“這樣父母就不用再給我錢了”。 ![]() △王佳皓和爸爸王禮軍、媽媽趙建芳。 ![]() 省錢的事,王佳皓一直放在心上。他的父母經營著幾畝果園,農閑時就到周邊的建筑工地打工。在王佳皓小時候,父母常常凌晨三四點就離家去果園采摘,還有些時候,工地一來電話,父親就叫上人一起去干活。 大人的辛苦,王佳皓忘不掉。18歲的夏天,他覺得父母吃的苦,自己也能吃。平陸的夏天熱得毫不客氣,體重一百斤出頭的清瘦男孩卻展現出驚人的意志力。他套著冰袖,在高溫里騎行,等待取餐的時間里,他甚至會掏出單詞本背誦。 因為年級第三的高考成績和即將開始的北大生活,七八個小時的跑單路上,他的心境不同了。631分的高考成績,王佳皓很滿意,他稱之為“對高中三年辛苦很好的回報”。 ![]() △王佳皓在手機上查看外賣訂單 北大二字,對這個農村家庭,是轉折,也是未知。對王佳皓而言,完成學校、專業的選擇,是這一生里最重大的決定之一。填報志愿前他做足了功課,優先考慮“國家專項計劃”涵蓋的高校和專業,最終成功錄取到北京大學醫學部護理學院護理學專業,這是他平行志愿中的第8個。 “我小時候想學的是造飛機、造火箭那一類專業,護理這方面我之前沒有了解過,我從高三起覺得學醫也是一個挺不錯的選擇。畢竟是北京大學開設的專業,未來肯定不會很差?!?/span>王佳皓選擇了護理學,眼界卻不止于此。他希望,看見更大的世界,也看到更多機會。 ![]() △王佳皓的高考錄取結果 “我這個專業的學費是一年6000元,助學貸款是零息的,畢業后把本金一還就行了。我爸媽都挺不容易的,我以后還是要好好學,爭取把自己的價值提得更高一點,再回報父母。”王佳皓說。 ![]() △王佳皓啟程前與家人合影(左起依次為姐姐、王佳皓、爸爸、媽媽、姐夫和外甥女) 父母的愛,一路的驚和喜,都屬于這個黃河邊長大的少年。青春的痛快不會忘,這些片段會變成細沙,沉淀在心底;同樣不會忘的,還有爸爸接起電話、對工地活計的連聲應允,還有媽媽臉上深深淺淺的曬斑。 知識改變命運,這是王佳皓多年來認定的真理:“既然我已經選擇了這條路、這個專業,我就踏踏實實走下去,未來說不定還有其他契機,一切都由我決定?!?/span> ![]() △王佳皓和父母 在這個難忘的8月,王佳皓第一次坐了飛機,又乘坐學校的接站車,到達夢寐以求的校園。新的城市里,夏天的熱浪、冬天的大風還是會毫不客氣撲面而來。但王佳皓知道,他還有這雙不怕累的手、這顆炙熱的心,再難,也難不到哪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