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華昌中醫 ![]() 在中醫理論里,“一滴精十滴血” 并非指精液與血液在量上的等同,而是強調精血同源、精貴于血的核心思想。中醫認為,精與血皆源于先天之腎精與后天水谷精微,二者相互資生、相互轉化,精能生血,血可化精,共同維系人體生命活動與臟腑功能。若過度耗傷腎精,比如頻繁手淫、性生活不節,便會直接耗損精血,導致精血虧虛,進而引發虛勞與亞健康狀態。 從癥狀來看,男性若精血耗傷過度,常出現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精神萎靡、記憶力減退等問題,部分人還會伴有夜尿頻多、遺精滑泄,甚至影響生殖功能;女性則多表現為月經量少、色淡,或出現閉經、腰膝酸痛、面色萎黃、失眠多夢,嚴重時還會影響內分泌,導致情緒波動、皮膚粗糙等。這些癥狀的根源,皆在于精血虧虛后,臟腑失養、氣血不足,無法濡養身體各部位所致。 中醫古籍中對精血的重要性早有諸多論述。《黃帝內經?素問》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干,脈為營,筋為剛,肉為墻,皮膚堅而毛發長。” 此句明確指出,精是人體生命的本源,精血充足則臟腑強健、形體康健。《景岳全書》亦言:“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故凡失血過多者,必致精虧,而精虧者,亦必致血虛。” 進一步闡明了精血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系,也印證了過度耗精會導致血虛,進而引發身體虛損的道理。《傅青主女科》中提到:“精滿則血足,精虧則血少,女子以血為本,男子以精為根,精血兩虧,則百病叢生。” 更是從男女生理特點出發,強調了精血對男女健康的重要性,若耗傷過度,無論男女,皆會百病滋生。 針對精血虧虛的問題,我有一基礎方劑可起到補養精血之效,方中包含鹿角片、龜甲片、黨參、黃芪、當歸、砂仁、胎盤、神曲、熟地、杜仲。其中鹿角片 6~9 克,能溫補腎陽、益精填髓;龜甲片 9~20 克,可滋陰潛陽、益腎健骨,二者一陰一陽,共起填精補髓之功;黨參 15~30 克、黃芪 15~30 克,能補中益氣、健脾養血,助后天水谷精微化生精血;當歸 9~15 克補血活血,熟地 15~30 克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二者合用可增強補血填精之力;胎盤 6~15 克補腎益精、益氣養血,為滋補精血之佳品;砂仁 9~15 克理氣健脾、化濕開胃,可防熟地、龜甲之滋膩礙胃;神曲 6~15 克消食和胃,助藥物吸收;杜仲 15~30 克補肝腎、強筋骨,固護精血所養之臟腑。 此方劑的功用主要針對精血虧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精神不振、面色萎黃、失眠多夢等亞健康癥狀,對男女因精血不足引發的上述問題皆有調理作用。用藥方法上,可將諸藥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水浸泡 30 分鐘后,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煎煮 30~40 分鐘,取藥汁溫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 不過,中醫治病講究辨證論治,此方劑僅為補精血的基礎方,并非人人適用。若患者體內有熱,出現口干舌燥、心煩易怒、小便黃赤等癥狀,需在方中加入黃芩、黃連等清熱之藥,以清內熱而不傷精血;若男性伴有前列腺問題,如尿頻、尿急、尿痛,可加車前子、瞿麥等利尿通淋之品;若患者有胃病,如胃脘脹滿、食欲不振,需減少熟地用量,因其滋膩易礙胃,同時加入白術、茯苓健脾益氣、燥濕和胃,助脾胃運化,使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 正如《傷寒論》所言:“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每個人的體質、癥狀不同,用藥也需靈活加減,用量亦需根據個體情況調整,比如體質虛弱者可適當減少藥性偏峻之藥的用量,體質較強者則可酌情調整補益之藥的比例。因此,若出現精血虧虛相關癥狀,建議及時找專業中醫師面診,根據自身具體情況調整方劑,切勿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或引發不適。 身體不適不知咋辯證?公眾號留言,我為你專業分析 親愛的各位網友,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本公眾號的關注。 在交流中,我發現不少朋友面對身體小狀況時,不知如何應對,也不了解自身中醫辯證類型,存在健康困惑。 現向大家說明:歡迎在留言區留下健康問題,我會依據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為大家做辯證分析。 但因網絡交流限制,無法面對面詳細診斷,所以我只能提供辯證思路,不能給出具體用藥指導,望理解。 我會每天挑選并回答 幾個網友的辯證問題,認真對待每一條留言并詳細回復,希望能幫大家了解身體,樹立正確健康觀念。 本文內容原創,如有轉載請標明 “轉自中醫羅華昌公眾號”,侵權必究。最后,希望朋友們再關注《杏仁弘道》及《華康中醫綜合診所》兩個公眾號,里面的內容同樣精彩!
|
|